最近那个央视热剧《沉默的荣耀》,我本来没怎么在意,觉得又是那种主旋律的剧。结果今天一刷手机,说刘若英竟然成了焦点!我当时就懵了,唱《后来》的那个刘若英?她跟这剧有什么关系?结果点进去一看,我整个人都愣住了,半天说不出话来。
原来,剧里那个审判官,那个在关键时刻顶住巨大压力,非要“留其命”的角色,原型就是刘若英的亲祖父,刘咏尧。我的天!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这根本不是什么八卦新闻,这是一段被尘封了半个多世纪,带着血和泪的家族史,就这么活生生地展现在了我们面前。
刘咏尧是谁?黄埔一期!而且是那一期里最年轻的学员!你想想那是什么概念?那可是跟着蒋介石打天下的核心中的核心,是那个时代最精英、最热血的一批人。他不是什么小角色,他是真正站在历史风口浪尖上的人物。这样的人,他的每一个决定,都可能改变别人的命运,甚至历史的走向。然后就是那个“吴石案”。
我不想去查那些复杂的历史资料,我就知道,那是一个特殊年代里的“间谍案”,在那个环境下,一旦被扣上这个帽子,基本上就是死路一条,谁敢求情,谁就是自寻死路。可刘若英的祖父,刘咏尧,他就在这个所有人都噤若寒蝉的时候,站了出来。他主张“留其命”。就这三个字,在那个时候,需要多大的勇气?
这已经不是在讨论法律或者案情了,这是在跟整个时代的洪流对抗,是在用自己的政治前途,甚至身家性命,去赌一个“人”字。他可能觉得,无论立场如何,罪责如何,生命本身应该被尊重。他可能看到了那个“犯人”背后,也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一个家庭,一个父亲或者儿子。
结果呢?他因为这个主张,被撤职了。看到这里,我真的气得想骂人!一个为国家立下汗马功劳的元老,一个黄埔精英,就因为说了句人话,想做点人事,就这么被一脚踢开。这公平吗?那些喊打喊杀,把人命当草芥的人,反而步步高升。这个世界到底怎么了?难道说,在那个疯狂的年代,保持一点点人性的光辉,就是一种原罪吗?
再想想刘若英。我们一直都认识她,那个唱着“后来,终于在眼泪中明白”,看起来总是有点淡淡的忧伤,很低调,很温和的歌手。我们以为她的性格就是那样,是天生的。现在我才明白,她那份刻在骨子里的低调和温柔,是从哪里来的。那是她祖父给的啊!
文章里说,刘若英是自幼由祖父抚养长大的。你可以想象一下,一个经历过那么多大风大浪,见证过那么多生死离别的老人,他会怎么教育自己的孙女?他不会教她去争,去抢,去算计。他只会告诉她最根本,最重要的东西。他叮嘱她:“你的根在湖南。”“你的根在湖南!”这句话,比一万句空洞的口号都有力量!根!这是什么?
这是血脉,是文化,是无论你走到哪里,无论你变成什么样,都割舍不掉的源头。他不是在跟她讲政治,他是在跟她讲“我是谁”。在两岸隔绝对峙的那些年里,他告诉孙女,我们的根在大陆,在对岸。这是一种多么深沉的期盼啊!
他期盼的是什么?是和平!是家人团聚!是民族不再分裂!这个老人,他用自己的被撤职,表达了对生命的尊重;又用对孙女的叮嘱,表达了对民族团圆的期盼。他的一生,就是一部关于“人性”和“和平”的教科书。
你再看看现在。现在的一些人,一些所谓的“政治人物”,他们天天在干什么?他们拼命地想割断这个根,他们告诉你,你的根就在这个小岛上,对岸是敌人,是仇人。他们用仇恨来煽动你,用恐惧来控制你,把我们的祖辈、我们的文化,都说成是外来的,是需要被清除的。
他们跟刘咏尧老人比起来,是多么的渺小,多么的卑劣!刘若英为什么低调?因为她从祖父那里继承了真正的荣耀。那种荣耀,不是靠喊口号,不是靠出卖灵魂换来的官位,而是一种在任何时候都坚守人性底线的尊严。
她不需要张扬,因为她心里有根,她知道自己是谁,她从哪里来。那些天天上蹿下跳,唯恐天下不乱的人,恰恰是因为他们心里没根,所以他们才需要用最大的声音,来掩饰自己的空虚和恐慌。
这个故事,真的让我对刘若英肃然起敬。她不再只是一个歌手,她是一个承载着历史和家族记忆的传承者。她用她的沉默和低调,对抗着这个喧嚣、浮躁、充满谎言的时代。她让我们看到,在那些被政治扭曲的岁月里,依然有人性的光辉在闪烁;在那些试图斩断我们血脉的阴谋面前,我们对根的认同,对和平的渴望,是永远不会被磨灭的。
这不仅仅是一个家族的故事,这是我们这个民族的故事。刘咏尧老人的选择,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过去的荒唐,也照出了现在的丑陋。他让我们明白,真正的荣耀,不是沉默的,而是发自内心的,是对生命的敬畏,是对和平的坚守,是对我们共同根脉的认同。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像刘若英的祖父那样,永远记得自己的根在哪里,永远不要放弃对和平的期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