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皮宝贝儿神秘行动》主创专访 | 把未来装进一束光

admin2025-10-18  11

2025“新生代·新京彩”——北京演艺集团第六届“人才演出季”现已启幕。作为本届演出季的全新创排作品,由陈梓豪导演、张睿琦编剧的北京儿艺儿童剧《铁皮宝贝儿神秘行动》将于10月25日至26日登陆首都图书馆剧场,以“科技与爱”为核心命题,带来一场跨越时空的亲子冒险。

在这部面向未来的儿童剧里,“科技”不再是冰冷名词,而是一种温柔的力量——它指向守护,守护情感、文明与生活里的温暖

《铁皮宝贝儿神秘行动》主创专访

创作初心:从“科技”抵达“爱”

接到“科技题材儿童剧”的命题时,导演陈梓豪既兴奋也有压力:舞台上该如何让抽象的科技变得可感?主创团队没有堆砌术语与数据,而是回到“科技为何而来”的原点——许多科学家的出发点,正是“因为爱、为了守护”。由此,作品确立了清晰表达:科技需要温度。戏里,2055年的科学家“云博士”在智能情感上取得突破性进展,让人与机器人真正“并行共情”,故事也因此在“科技线”“母子线”“朋友成长线”三条脉络中彼此照拂。团队更希望观众在剧场里先被故事牵引,再自然抵达价值的讨论:当技术足够强大时,人选择“守护”还是“控制”,决定了它的方向。

把“未来”搬上当下的舞台

滑动查看更多舞美概念图

“未来感”不是堆道具,而是统一的舞台语言。团队以多学科协作打磨细节:舞台上反复变形与组装的“门”,像时间与空间的折叠;流动的灯带成为能量的流转;服装材质避开传统“铁皮”直观隐喻,转向更接近“纳米肌肤”的触感,提示2055年的人机边界更为模糊。为让这些创意落地,导演与舞美、灯光、多媒体等部门“连轴开会”,把“科技感”做成小朋友能看见、信得过、摸得到的现场。同时,音乐与音景按“能量值”起伏推进叙事,让小观众凭直觉理解紧张与缓和的节奏;技术服务于故事,不抢戏,只在关键时刻放大情感。

让孩子看懂的“时空对话”

编剧张睿琦把灵感落在当下日常:从语音助手到智能设备,科技早已成为孩子的天然陪伴。剧本采用“现在×未来”的穿越结构,让观众在轻快节奏、歌舞片段与人机对话的趣味中,从“陌生”走向“熟悉”,在理解故事的同时体会科技与人的情感连接。孩子能读到“友情与陪伴”,家长则会在亲子相处与成长压力中看见彼此的体谅与理解。为照顾不同年龄段的理解力,文本设置了清晰的任务线与反复呼应的线索点,笑点与悬念交替,既保证可读性,也为亲子观众留出交流的空间。

看点速览

· 硬核命题的柔软落点:从“科技即工具”到“科技为守护”,高概念落在真切的人与人(与机器人)关系上。

· 沉浸式舞台语言:可变形的“门”、能量感灯带与多媒体共同构建“未来现场”。

· 全龄友好叙事:歌舞与节奏为小观众“降维”复杂概念,成人观众在亲子主题中获得共鸣。

· 关于勇气的成长题:当“铁皮宝贝儿”的能量濒临耗尽,少年云霁以勇气完成一次真正的“守护”。

演出信息

演出日期:

10月25–26日

场次时间:

10:30、15:00

演出地点:

首都图书馆剧场

适合年龄:

6岁+

演出时长:

约90分钟

所属单元:

2025“新生代·新京彩”

——北京演艺集团第六届“人才演出季”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即可购票

入场,即是未来。这个秋天,和孩子一起走进剧场,在“科技与爱”的光束里,看到成长最真实的答案。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zunli8.com/entertainment/1760774648a1810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