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人民日报专访成毅:把观众当老师的演员,才能快速成长

admin2025-10-17  2

日前,人民日报的《在场》节目,专访青年实力派演员成毅。好多朋友发私信,希望我聊聊。我看完了《在场》这46分钟的专访之后,最直观的感受是,这个专访是没有字幕的,但成毅的吐字发音是主持人级别的,以后,哪位“第三方的粉丝”说成毅的台词基本功不好,就可以把这个《在场》的专访内容发给她们,不凭借字幕,依旧字正腔圆,这就是青年实力派演员做出的表率。

直观感受之外,则是我个人对于成毅这位演员的一些想法。我个人写了二十年的影视剧分析评论文章,但基本上都是只关注作品本身,很少关注明星艺人。不过,最近几年,我发现一个不太好的现象,只要是有流量明星主演的影视剧作品,就不太容易客观评价,尤其是不太容易差评。因为但凡差评了,就会有粉丝上来骂街,话是怎么难听怎么说。但这个现象,好像并不出现在成毅主演的电视剧作品当中。

我评价成毅主演的作品,是非常早的事情了。这一点,我还专门查了一下,2014年的时候,我在豆瓣上聊过《女生宿舍》这部电影。该片的主演便是成毅。当时,我也是聊作品,而并非聊演员。最近几年,成毅主演了不少的电视剧作品,很多都播放数字非常高。继而,我发现了一个新现象——别的粉丝,都是我们家哥哥的戏不许你差评,只要姓马的你差评,我们就组团骂你;但是,成毅的粉丝反之,她们很有趣,欢迎马老师你聊聊,好的坏的,我们都接受。

真没几位明星艺人的粉丝会有这个态度。也是因为成毅的粉丝们总是留言,表示这个态度,我才开始对这位青年演员注意。我尤其注意的一点是,成毅既然是有很大流量的明星,但又为什么她的粉丝不会攻击我们这些客观评论一部影视剧的人呢?他到底用了什么办法,让他的粉丝们规规矩矩的呢?

这次,在人民日报的《在场》专访当中,我似乎得到了答案。专访当中,成毅说,希望自己的作品被更多的观众看到,好的坏的评价都接受,认为观众是自己的老师。这话从成毅这里说出来,就起到了非常好的正向示范作用。咱们部分流量明星艺人,恰好是缺乏这种以观众为师的精神,他们更喜欢调动自己的粉丝们,通过骂大街的方式,逼迫很多影视剧评论工作们不敢批评他们的戏和他们的演技。

但没有批评,怎么可能会有成长呢?粉丝漫天骂大街去了,粉丝小圈子当中,是形成偶像光环了。但是,粉丝圈子之外,大家伙都被粉丝骂了,真正的观众被骂了,严肃认真的剧评人被骂了,大家伙对于这样的流量明星,还会有好的态度吗?我见好多真实观众说,遇到某些明星的作品之后,都要“跨火盆”。这便是需要注意的观众现象了。部分流量明星怎么把观众得罪成了这个样子。

反之,像成毅这样,以观众为师的,反倒是带领粉丝们一起,进步与成长。尤其是近期的这部《赴山海》,是可以看出成毅这位演员个人阅历、学识上的水平的。人民日报的专访当中,成毅谈到了一点,非常值得重复一下,武侠剧不仅仅是武打,更多的是打的内核,是侠之大者的精神。演员成毅有这样的认知,就注定他以后在作品当中,会有更大的成就。

人民日报问成毅,怎么看待流量问题。成毅答,自己就是希望粉丝们能够看看自己的剧,别无他求。这是很实在的话语。演员和观众对话的最为重要的方式,其实就是作品本身。拿出更多优秀的作品出来,通过更多的影视剧角色被观众们记住了,这就是演员最大的成功了。在作品之外,确实没必要哥哥这个,哥哥那个的。

专访当中,成毅还腼腆地提到自己当年上大学的时候,日子比较节俭的事情。显然,他也是普通人家的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快速成长为中国影视剧行业的中坚力量。我这才认真查了一下,成毅是中戏这样的顶级院校毕业的正规表演系的学生,是从剧组跑龙套的小角色成长起来的。从这个角度讲,他其实不应该归为流量明星的序列,而是应该称之为,通过十多年的稳扎稳打,终于成为了青年实力派演员。

还是那句话,把观众当老师,演员才能实现快速成长,才能优秀作品不断,同时,才能带领好自己的粉丝,和观众们成为一体,而不是到处打骂观众。成毅这位演员,虽然有流量,但这流量,不是营销出来的,而是通过作品本身,积累下来的。(文/马庆云)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zunli8.com/entertainment/1760702699a1803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