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日-10月8日,国庆中秋双节交汇,会昌戏剧小镇特别企划“华语经典戏剧周”重磅启幕,五大剧目轮番登场,经典作品光辉不减,原创新作别出心裁;更有百余场活动围绕戏剧展开,全家上阵其乐融融。小镇内的宝藏店铺覆盖衣食住行,黄金周期间接待游客络绎不绝,看戏之余,以另一种方式让游人品味会昌。
文化创意的力量:从经典启程,书写未来
在假期旅游市场中,“反向旅游” 正成为新趋势。随着9月28日赣州瑞金机场的通航,这座“空中走廊”的架起,让江西赣州由此进入“一市双机场”的运行新阶段,赣州与长三角、北京等核心城市的连结实现质的飞跃——从上海出发,最短三小时即可直达会昌戏剧小镇!
当越来越多游客开始拒绝“特种兵式”密集打卡,人们开始选择以慢节奏的出行深度品读城市文化。而在这座曾被毛主席赞誉“这边风景独好”的避世老城,除了山清水秀的自然禀赋之外,剧场里的艺术张力更是成为了会昌的“新风景线”:在这里,戏剧的独特魅力与文化创意生态相互滋养,正吸引着全国乃至全球的目光,见证世界剧场在中国小镇的生动实践。
剧场经典在这座小镇上演:不止国庆,已是小镇“戏”惯!
本次“华语经典戏剧周”阵容强大,8天时间多达219场演出活动,为游客提供了多元多样的观剧与游玩方式。
赖声川经典剧作《暗恋桃花源》在会昌绽放全新生命力。该版演出赖老师在话剧中加入了赣南非遗传统采茶戏,它诙谐幽默的表演形式,给予了《暗恋桃花源》新的舞台灵魂。而新成立的会昌戏剧小镇专属剧团——会剧团,也首次触碰表演工作坊长青作《暗恋桃花源》,成为15个版本中有史以来最年轻的“暗恋组”。饰演云之凡的冯飞是南京人,出生于2003年的她比《暗恋桃花源》小了不止一轮,但当她一袭白裙站在舞台上的时候,赖声川感慨道:“在她身上看到了当年丁乃竺的影子。” 而这一版本的《暗恋桃花源》也是仅江西会昌可见的精彩。
孟 京辉导演在会昌戏剧小镇筹备开幕时,就见证了小镇的官宣发布,那时他便表达过心中的向往之情:“我觉得会昌戏剧小镇是小而美,小而精,小而独特的。在山水之间‘独好’的会昌,一切都那么有缘分,我觉得这是最漂亮的一个时刻。”经过近两年的时间,孟京辉导演终于带着作品来到了这座“独好”的小镇,带来他同样小而美、小而精的作品——《两只狗的生活意见》,由资深话剧演员刘晓晔,携手喜剧鬼才孙铭泽领衔主演,巡演18年、场次突破3000场,以犀利笔触揭露生活本质,在捧腹之间思考生活的真谛。此次国庆戏剧周期间,主创团队还将与会昌观众现场分享“戏剧与人生”的深刻感悟。
《 贝克特在赖家老屋》将贝克特的四部荒诞经典短篇,放置于赖声川的“老家”里,这座百年宗祠环境的特殊性让每一场演出仅可容纳30余位观众一同观看,叠加在贝克特式的极简荒诞上,带给了观众绝无仅有的奇妙体验。
《这一夜,我们脱口说相声》则是精选了自1985年起赖声川相声剧的精华段子,做成了集锦拼盘,让观众在爆笑的同时,也可回看赖声川与其表演工作坊四十年来的创意之路。
还给观众带来新惊喜的是上剧堂Club原创新作《匆匆慢达》。上剧堂Club的成员们,平日里是各行各业的中流砥柱、业界精英,因为戏剧热爱相聚在了赖声川戏剧创意学堂-上剧堂,他们在以年为单位的长期练习中,不断接受表演带给他们的改变与成长。这已经是他们连续第二年带着作品来到会昌了,去年的《我来过》还在观众心中留下无限遐想,而如今,他们再次将创作的目光聚焦在自己和身边普通人的生命经验,带来更有共鸣的《匆匆慢达》,深深触动了每一位观众内心深处的自我思考。
除了剧场内的演出,户外的小镇环游记也是精彩纷呈。来自德国的丽芙和托比,在8米高的秋千上,带来精彩的马戏表演,不同于传统的杂技,他们的演出轻盈、温柔却坚定,一步步克服恐惧,尽情翱翔,那种成长的感动伴着落日余晖,给予每一位观众发自心底的力量。而法国“反转世界剧团”,则是营造了一场浪漫的泡泡梦境——“风之幻泡泡巡游”,风声呼啸,巨大的肥皂泡如同风中诞生的幻兽,用最纯真的魔法,唤醒最简单的快乐。除了每天的环游演出,德法剧团还带来了高空秋千工作坊和奇幻泡泡工作坊,中外文化的交流此刻具象化了,会昌戏剧小镇已经成为一扇窗,让这里的孩子从小就可以接触到世界上不同的文化艺术,也让国外艺术家们可以感受到中国观众的热情好客!
在演出之余,多元配套活动让观众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上剧堂推出了全新系列工作坊,由会剧团演员亲授指导,通过多样化训练方式,让参与者在体验中找寻表演带来的乐趣和成长。赖声川话剧我来演的创新模式,让观众过足了“戏瘾”,以亲临其境的方式,深入了解赖声川经典。
游戏体验趣味缤纷,“戏剧+X”的融合玩法更显巧思。“戏剧奇幻游”将整座小镇化作巨型互动解谜场域,古今中外的戏剧经典人物,以NPC(Non-Player Character非玩家角色)身份散落其间,游客在沉浸式互动中亲历名场面,展开智慧与勇气的博弈。此外,戏剧还与运动跨界、与益智游戏结合、与手作文创碰撞……各类活动将戏剧知识自然渗透,让欢乐与收获同行。
华语经典戏剧周期间,会昌戏剧小镇经典佳作熠熠生辉,丰富活动增光添彩,戏剧的魅力与无限可能性在此尽显。整整八天的好戏连台,精彩不止歇,而这也逐渐成为会昌戏剧小镇的常态。随着会剧团的正式成立,经典演出实现常态化供给逐渐走向实际。越来越多优质剧目源源不断涌入小镇,不仅让本地观众得以常赏经典,更培育起“常进剧场”的文化习惯,让戏剧真正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凭实力出圈的“江西小炒”,带你领略舌尖上的客家文化。
双节佳期,就在会昌体验旅游新模式!
前段时间因“预制菜克星”而出圈的江西小炒,让全国各地的食客,都对江西美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在会昌戏剧小镇,味觉与文化的邂逅同样精彩。
百年“北门饭店”,地道会昌滋味,无论是本地父老乡亲,还是首次来到会昌的旅人,都选择将自己的家宴放在了会昌戏剧小镇之中,中秋国庆期间,团圆饭更是天天爆满,乾隆吃了都说好的会昌豆干,登上人们来到小镇的必点榜!
而“赖妈妈私房菜”的创意融合菜,则更适合假期闺蜜好友间小聚,周末闲叙,生日庆祝……点上三五小菜摆满一桌,五湖四海的滋味都能品尝到,吃饭也别有趣味。
“阿婆豆花”为炎炎夏日送上一抹清凉,豆花采用传统工艺磨制,细腻香甜,搭配上新鲜水果、小料,创意满满。而小镇门口处的“要有光饮品店” 凭借独特的灯泡外形成功火出圈。灯泡是遍布在会昌戏剧小镇里的关键元素,象征着创意与智慧——当灯泡亮起的瞬间,便如同脑海中灵感突然迸发的时刻。这份巧思也延伸到了饮品设计上:灯泡被巧妙化作可爱的容器,盛满清甜的果茶或是醇厚的奶茶,仿佛每一口都能为人们补给“脑中的灵感养分”。
这个国庆,由会昌县人民政府主办的客家特色产品美食展也在小镇里的寻艺集市如火如荼地开展。在地特产永隆毛尖茶现场炒制,红薯干、南瓜干、会昌豆干……这些传统客家美味正向全国展现会昌独特的美食文化名片。
除了舌尖上的美味,会昌戏剧小镇业态门店涵盖了吃、喝、玩、逛、住,种类丰富,各具创意,每家门店都是展示会昌特色的窗口,也引领着周边城区的时尚潮流。从剧场到市集,从非遗体验到潮流门店,“看一出戏、吃一顿饭、逛一家店,拥有一次文化体验”已成为假期出游的新模式,这样新奇的旅行体验,让游客得以在淳朴的烟火气中触摸本土文化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