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刷到那段视频的时候,正在厨房煮方便面,孩子在一旁哭。手机音量开得很小,却还是听见现场“哇——”的一声。我抬头,就看见那位不倒翁小姐姐把自拍杆轻轻一翻,镜头从她自己转向人群——密密麻麻的笑脸,像有人突然把灯全打开了。
2
那一刻,我手里筷子“咣当”掉锅里。不是因为画面多震撼,是那些笑脸太普通:戴眼镜的大哥、穿卫衣的学生、抱娃的阿姨,全都仰着头,嘴角快咧到耳根。原来松弛感长这样,像小时候放学,爸妈没下班,我偷偷看动画片的那半小时。
3
评论区有人说:这才是国泰民安。我觉得大词儿太硬,换成大白话——生活难得没跟我们较劲,大家趁机笑一笑。就像挤早高峰地铁,门突然“嘀”一声关了,你刚好冲进去,还捡到最后一个座,那口偷偷松的气。
4
我想起去年国庆,带爸妈去西安。我爸非要背个单反,结果人太多,他怕相机磕着,全程像抱炸药包。晚上到大唐不夜城,音乐一响,我妈突然跟着节拍晃肩膀,我爸也笑,露出抽烟熏黄的牙。我随手给他们拍了一张,背景是红灯笼,两人脸都糊了。回家以后,他们没再提过那张照片,但我爸把微信头像换成了它。
5
不倒翁小姐姐那一翻,其实特别简单:她没再管自己哪个角度好看,把镜头给出去,也把“被记录”的权利还给大伙。我们平时旅游,拼命找网红机位、排队两小时,比剪刀手十秒,是想证明自己“来过”。可真正的“来过”,是你在那一刻被生活放过,笑到没顾得上修图。
6
视频里有个穿黄外套的男生,笑得眼角全是褶,手里还拎一袋肉夹馍。网友调侃:哥,你笑得像刚考完期末考试,发现全班就你及格。我盯着他看了半天,突然鼻子酸——那不就是去年的我吗?项目验收通过,老板破天荒放我三天假,我连夜坐高铁去西安,在回民街啃肉夹馍,油顺着指缝流,我一边烫得跳脚,一边笑得像个傻子。
7
有人担心:这么火的互动,会不会马上被复制、被套路?我倒觉得不会。因为那一刻不可复制——几千人同时抬头,灯光刚刚好,音乐刚刚好,心情刚刚好。就像你等公交车,雨突然停了,天边扯出一道彩虹,你掏出手机想拍,发现没电了。遗憾吧?可也正因为没拍成,那道彩虹才只属于你。
8
我把那段视频转发到家庭群,配文只有一句:看,这就是咱们去年看到的灯笼。我妈秒回:原来我们也在别人的手机里笑过。我爸发了个呲牙表情,罕见地说了句文绉绉的话:能被记录的笑,就不算苦。
9
晚上孩子睡了,我重新把面吃完。汤凉了,油凝成一块,可我一口没剩。手机屏幕还停留在视频末尾,人群慢慢散场,不倒翁小姐姐冲大家摆摆手,像说:去吧,去生活。我点了保存,没发朋友圈——这么好看的笑,我想自己留一份。
10
下次再觉得熬不住,我就翻出来看看。告诉自己:别急着低头,再撑一会儿,说不定哪盏灯就为你亮一下,你也正好笑出声。那个瞬间,不用滤镜,也足够照亮自己。
【感谢关注,本文为个人见解,图片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