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5号就走,不等到最后一天。”
发小在群里甩下这句话,配图是一张空荡荡的后备箱,只躺着两盒我妈硬塞的月饼。
那一刻,我突然明白:所谓“大聪明”,不是会算拥堵时段,是会算“还剩多少耐心陪爸妈”。
一、5号下午三点,导航红成猪肝色,他还是在村口拐上了高速
我问:“真不怕堵?”
他说:“怕,但更怕6号晚上到家,我妈把菜热到第三遍。”
去年他7号夜里才到,老爸撑着睡意给他开门,第一句话是:“车脏成这样了,累吧?”
他当时就红了眼。
从那以后,他年年提前走,多请一天假,少睡一晚觉,只愿把“我回来了”这四个字,说在饭点之前。
二、长三角最堵的G40,其实堵不住一句“妈,我快到了”
高德报告里,G40沪陕高速上海段排第一。
可我知道,那段路最挤的不是车,是后备箱:
十斤土鸡蛋,两袋新米,一桶自家榨菜,还有他妈凌晨四点起床蒸的桂花糕,用毛巾里三层外三层裹着,像押运文物。
导航提示“前方缓行3公里”,他索性熄火,跟妈开视频。
镜头里,锅铲还在响,油花“滋啦”一声,妈说:“不急,慢点开,菜刚下锅。”
那一瞬,堵不堵的,无所谓了,反正全世界都在等他回家吃饭。
三、6号中秋夜,有人还在广东清远隧道里看尾灯
同事阿清,广州上班,老家韶关。
她抢到6号傍晚的顺风车,一上车就把自己蜷成一只虾,耳机里循环《月亮代表我的心》。
隧道口堵成停车场,尾灯把墙壁照成暗红色,像半熟的月亮。
她忽然想起小时候,爸骑摩托带她穿过田间小路,月亮挂在山坳,风里有稻香。
她掏出手机,给爸发语音:“堵着呢,你们先吃,留块月饼给我。”
半分钟后,爸回:“给你留俩,五仁的,你最爱。”
她瞬间破防,眼泪砸在鞋面上——原来爸一直记得,她讨厌蛋黄莲蓉,只爱五仁。
四、7号凌晨,服务区里,一个男生给女朋友煮泡面
我半夜上厕所,看见他蹲在饮水机旁,泡两桶老坛酸菜,兜里掏出火腿肠,掰成两半。
女生踩着拖鞋,披着他的外套,吸溜面条,含糊说:“明年早点回,不想在路上过节。”
男生点头,把唯一的那颗卤蛋夹给她。
我别过脸,突然想,什么高峰不高峰,爱情不过就是我剩下的面汤,你也愿意喝完。
五、10月9号,高速恢复正常,可爸妈的冰箱还没消肿
邻居阿姨发朋友圈:“堵的是路,空的是房。”
配图是冰箱——冷冻层码着一排排饺子,每个袋口写着“芹菜猪肉”“韭菜鸡蛋”,字迹越来越潦草,一看就知道是写到深夜。
评论区里,她儿子留言:“妈,我下周再回,饺子别煮,等我。”
阿姨回了一个“嗯”,外加一个笑脸,可我分明看到她凌晨两点还在阳台张望,灯亮到日出。
写在最后
返程高峰,其实高峰不在路上,在心里。
那条导航上的红线,是爸妈的倒计时,是孩子的思念,是爱人拼命奔跑也想靠近的一点暖。
所以啊,别笑那个5号就逃的同事,他只是把“想家”算进了行程;
别怪6号还在路上的人,他们正用拥堵换团圆。
下一次,如果可以,也请我们提前一天,
把“我回来了”说在饭点之前,
把月饼掰成两半,
把那条回家的路,
走得再慢,也走得心甘情愿。
【感谢关注,本文为个人见解,图片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