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9点,我不出门”——李晟一句话,打工人听完直接泪目:原来敢说“不”这么爽

admin2025-10-05  8

节目里,祝绪丹摇着手机喊她:“走呀,上海顶级烧肉,半夜12点才开席!”李晟把外套往怀里一拢,笑眯眯:“我九点之后不出门的,你们吃得开心噢。”弹幕瞬间炸了——

“哇,这借口我熟!”

“姐姐替我演出了下班后的我!”

“我也想拒绝,可我不敢……”

我盯着屏幕,也跟着打了行字:+1。

谁不是呢?白天被工作群@到头皮发麻,晚上好不容易熬到下班,同事一句“烧烤走起”,拒绝的话在舌尖打转,最后却变成“好的好的,马上到”。怕不合群,怕被说难相处,更怕下次升职加薪没自己份。于是拖着快散架的身子去撸串,回家凌晨两点,第二天继续死循环。

李晟倒好,直接把“不”字说出口,还说得温柔又坚定。节目组后期给她配了花字:我的生活节奏,九点关门。我看完心里咯噔一下——原来真有人把“我不想”当成正当理由,不用编“我妈来了”“我身体不舒服”,更不用扛“社恐”大旗。就是简单一句:我不想,所以不去。

网友扒她旧料,发现她十几年都这样。拍戏时收工回酒店,别人约火锅,她摆手:“我要回去泡脚。”跨年演唱会结束,全场喊去唱K,她挥手:“我先睡啦,大家新年快乐。”一次两次算耍个性,十几年如一日,就叫魄力。

最戳我的是后采,她说自己既不是i人也不是e人,“就是普通人,有电就聊,没电就躺。”说完哈哈一笑,好像在说今天白菜多少钱。我听完却鼻头发酸——原来可以不贴标签,可以不被定义,可以像开关一样,想关就关。

想起我闺蜜,典型“老好人”。上周六,她原本打算给娃读绘本,结果领导一个电话:“下午来公司,客户改方案。”她咬牙去了。晚上八点回家,娃已经睡着,绘本摊在桌上,一页没翻。她跟我哭:“我怕不去,年底绩效打C。”我陪着她叹气,却没法劝。房贷、娃的奶粉钱、老人的药费,都在后面排队,谁有勇气说“不”?

可李晟让我看到另一种活法:先把边界划好,世界反而让路了。节目组因为她九点档拍不到素材,干脆把她的部分全排在白天;品牌知道她晚上不活动,把发布会改下午;粉丝也摸清规律,接机只约傍晚,从不半夜蹲酒店。你看,当你真敢拒绝,地球真的绕着你转。

有人酸:“明星有钱硬气,我们打工人配吗?”我反倒觉得,正因为她是公众人物,才更能替我们普通人试水——她证明了:拒绝并不会掉粉,人设不会崩,资源照样来。那么,我们至少可以从小事开始:周五晚上不团建,就说“家里有事”;十一点后的工作群消息,第二天再回;周末想躺平,就把手机调飞行。第一次手指发抖,第二次心跳加速,第三次就习惯了。原来“不”字说多了,真会变硬气。

我把李晟那段cut发给闺蜜,她回了个笑脸:“下周六我请假,带娃去动物园,天王老子也别想喊我加班!”我回她一个抱拳:姐妹,九点关门,从你我做起。

节目最后,祝绪丹还是去吃了烧肉,发照片@李晟:“给你留了两块,明早热热当早餐。”李晟回了个表情包:一只猫窝在沙发,配文——“晚安,世界。”我盯着那只猫,忽然觉得,所谓松弛感,不是躺赢,而是先学会把门反锁,再心安理得做自己的事。

今晚,我也要试试:手机设成免打扰,泡脚,看书,十点前关灯。谁约我?

对不起,李晟同款理由:

“我九点之后不出门,改天哈。”

【感谢关注,本文为个人见解,图片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zunli8.com/entertainment/1759593782a1692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