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片不应成为拍不了长片时的“退而求其次”

admin2025-08-29  5

第九届86358 贾家庄短片周近日顺利闭幕,今年,短片周主竞赛单元由霍建起、亚宁、白百何、顾小白、程马、赵楠、尹成奎组成终审评审团。他们将凭借丰富的行业实践经验与深刻的艺术洞察,为青年电影人提供专业指导与创作启示,并评选出本届短片周主竞赛单元的各项荣誉。

在本届主竞赛评委中,程马是资深的摄影指导,其作品包括《乘风破浪》《找到你》《我和我的祖国》《平原上的火焰》《深海》《河边的错误》等,这些作品曾入围戛纳、柏林、圣塞巴斯蒂安、鹿特丹等超过50个国际电影节展,提名多个电影节展最佳摄影奖,他本人也曾获第十九届中国长春电影节最佳摄影奖、第四十四届马纳基兄弟国际电影摄影师电影节银奖、第二届学院奖最佳摄影奖等。

在他看来,短片并不是创作资源有限时的备选项,而是探索语言、挑战风格、建立美学的前哨站。他强调,那些敢于尝试、不惧失败的青年影人是电影工业中最值得关注的力量,86358贾家庄短片周正为新力量提供了土壤与气候。

导筒在第九届86358 贾家庄短片周活动现场带来程马独家专访,畅谈其关于电影创作,新人短片制作以及摄影专业领域的丰富思考。

程马简介:程马,摄影指导,中国电影家协会(CFA)、中国影视摄影师学会(CNSC)会员,电影学博士,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纽约大学电影制作专业访问学者。代表作品:《我和我的祖国》《深海》《河边的错误》《乘风破浪》

采访、编辑:王晨宇

摄影:谢文锭

第九届86358贾家庄短片周

主竞赛评审程马深度专访

导筒:这一次担任主竞赛单元的评审, 您最容易被作品中哪些元素吸引?

程马:虽然我的本职工作是摄影,但我看片子还是会从一个观众的角度看作品的整体性,不太会单独的关注摄影。吸引我的往往是这个作品中是否有一个足够长的长板,而不是完成度上没有短板。这个长板的可能写出了演出了一个独特而又富有魅力的角色,或是剧作上有着巧妙的情节设计,也可能是这个作品中的视听很有风格很有想法等等都会吸引我。其实只要今年主竞赛参赛短片中有作品能让我感到特别就都会吸引我。最怕的就是看到的所有作品都是带着熟悉感和同质化的,那种看了开头就知道结尾的故事、非常模版化、扁平化的人物以及千篇一律的摄影风格,看着就很没意思。

程马在电影《河边的错误》片场

导筒:短片对青年导演来说,最重要的价值是作为“样片”和“敲门砖”,还是一种独立的艺术形态?

程马:我希望它是一种独立的艺术形态,但可能也有一些人或者一些公司需要作为一种样或者作为敲门砖,我觉得这三种功能它都存在。但我最希望是他能作为一种独立的作品,去表达一些长篇不太适合的故事因为长篇很多限制,一个是它的体量限制,太长或者太短都不合适还有商业运行的压力与商业价值的认定,还有审查的限制。长片要大规模发行的话,你面对的观众太多,你的受众面越大,你的自由度就越低。

所以短片它作为一种独立作品的价值,我觉得是在于体量更自由。短片创作中从三五分钟到半个小时都可以。整个创作故事的体验很自由。因为短片没有一个明确的商业模式所以很多导演在创作的时候不会去计算商业回报,也不需要去承担商业上的压力。

而且短片更忠于自我表达一些,没有一个明确的观众群不需要去思考去取悦谁,满足谁。所以它本身是有条件作为一种独立的载体跟艺术形态的,也可以去表达长片不太适合表达的一些东西。当然比较可惜的是,很多时候他被业界很多需求框定成一种看你是否具备长片制作能力的样片。

很多电影节的短片来源是学校里电影相关专业学生的一个短作业或练习学生就是拍出来一个作业,他不希望这个作业拍完就无声无息的就过去了。但你把这个作业作为一个独立的作品来看,它又仅仅只做到了一个基本剧作能力和电影语言的练习实践,找不到更多独特性。

导筒:一个年轻导演想借助短片进入行业,您会建议他们先尝试“类型片短片”,还是“作者性短片”?

程马:其实二者都可以。我觉得作为导演有非常强的局限性,因为你不可能擅长所有东西。我们看到很多成功的导演,他的侧重点不同。有的导演是个好编剧,他在视听上平平无奇,但是他的剧本写得非常精彩。有的导演可能是个好演员,他能把很平实的故事,把素人演员调教的非常动人。有的导演是好摄影,有的导演是好美术,有的导演是好剪辑

所以作为创作者,只要任何一个你的特质、你的领域、你的长板足够长,你都有机会脱颖而出。你在类型片的框架下能做出特别好的技巧,或者你对剧本创作上的感受特别强,亦或是你美学上在形式表现上有很原创的很强烈的风格,这都能让行业和观众看到你的优势,这就都是好的结果。

程马在电影《河边的错误》片场

导筒:您曾说:当故事本身写实时,影像可以“飞”一点;当故事更具实验性,影像则需稳重配重。在短片创作中,青年导演应该怎样去理解您这个观点?

程马:这句话主要是在北影节训练营针对的长片来说,就是长篇电影的话,尤其是面对大规模发行面向更广阔的一个受众市场的时候,可能不能那么先锋,那么实验。你得顾及到很多要素。可能需要相对保守一点。这才有了我的这个观点。有点像现在抖音上关于服装搭配的段子,“上身基础下身就不基础,上下(身)都基础,你的配饰就不基础”对应到电影创作上就是不能太过于光怪陆离,你的作品要有给观众一个熟悉、易于进入你作品一个

可能整个故事是大家熟悉的,你可以用风格化的形式赋予其一些新鲜感。但如果这个故事本来就不太容易看懂的,你的影像也让人摸不着头脑的话,可能大家就真的看不懂这个作品了。绕回来短片来说,我觉得没有大规模发行的压力,面向有限的对你感兴趣的观众,你就可能更需要去展现自己最擅长的那个长板,并且大胆的把它做到极致。

导筒:您提到若个体经验不足,可以尝试从电影之外的媒介获取经验。对于刚起步的青年短片创作者,您认为那些媒介或方法可以拓展视觉储备?

程马:其实是所有带有叙事功能、或者是能传递感情的媒介都是这种媒介当然是不止于影像的,文字的,声音的都具备。音乐用抽象的音符音色一样能传递感情,你会发现很多时候我们并不需要很客观很复杂的媒介有时候单纯的一些光线氛围,一些色彩关系,或者一些运动的质感,它都能给观者的感受带来一些变化。并且我觉得更希望称这种经验为“启发”而不是储备。从看电影去获得经验这件事上来说:第一是这种方式的效率很低,一部电影是那么的长,可能看很多部电影才能得到那一丁点灵感。

程马在电影《乘风破浪》片场

第二是这种方式获得的不是启发,而是一个别的作者创作完成的一个结果,今天全世界的信息都太平了,你就会看到全世界的无论哪的影视院校的学生短片都长差不多的样子。如果要真的把中国电影拉长来看的话,我们会发现其实很多第五代导演年轻时候拍的电影是很原创的,比后来的现在的大部分中国电影都原创多了。我猜可能有很大的原因是他们那时候能看到的电影有限,所以他们拍片会遵从于自己的审美和价值观,而不是去学习什么样的风格是流行的,什么样的风格是成功电影的。

至于说生活经验,青年导演起步时大多会缺乏一些对社会的感知,所以相对来说容易导致作品中人物和事件处于一种简单的想象。说到底还是要更加贴近生活,贴近你写的人物,不断的去观察去了解,让每一段你不甚了解的生活都变成自己对于生命的细腻感知。

导筒:电影节是青年导演被看见的重要机会,但“被看见”之后呢?您觉得他们应该怎么去思考自己的未来?

程马:我说一个可能有点伤人的话。你只要被足够多的人看见,然后足够独特,你就自然会吸引到对感兴趣的人,可能未必吸引到的是商业市场,但你能吸引到一批和你一样审美,一样价值观的人。如果被看见以后吸引不到人,那大概率还是自己不够好。我认识、合作过的很多人都确实是通过短片获得了更多的机会

另外,有些导演可能不太了解,导演很重要的一个竞争力在于你对演员的吸引力。对于一个大规模发行的影片,相较于导演,资本更看重的是演员。但是资本在缺乏一个好的导演的时候,他是很难撬动到好演员的。因为只要是一个好演员,特别是资本喜欢的、有票房号召力的、有影响力的、有粉丝基础的这种演员,他通常都面对很多的选择他肯定会更愿意选择能合作出好作品的导演。你对演员的吸引力越强,那你在资本面前的竞争力就越大。

演员在没有跟你合作过的前提下如何认定你是个好导演,就是要根据你作品所展现出的价值这种价值不管是来自于市场的肯定,来自于观众的肯定,还是来自于电影节的肯定在演员和资本眼中,都是价值的体现。而对于短片来说,不管你是在网络上刷屏了,还是赢得了重要电影节的奖项这个作品就已经完成了一种价值认定了。哪怕有些人可能不一定喜欢你的作品,但他无法否定你作品背后的价值

所以,这就是很多电影人面对的局面。你不光被看见,还需要被肯定这个行业永远是一个机会远远少于人才的行业大家一直在说好导演太少了,其实这个行业永远都不缺才华横溢的人才缺的是各种各样的机会,所以我始终相信影视人要抓住一切机会去自证和等待自证。这两个是必经的过程,一个天时地利人和的机会是很稀少的,拍电影是个团队合作,好的演员、剧本、主创团队都得参与到你自证的这个过程中。自证的十次可能九次都会失败,这也是很正常的,并非是你自己不好,可能就是运气不好而已。大家怀揣着电影梦进入这个行业,但这个行业机会真的太少了,而且现在行业的逐渐萎缩大家都有目共睹。如果只是因为爱电影,有的时候真的可以不用这么执着,不一定非得要进入产业链里,先让自己生活好,再去发展兴趣爱好,哪怕只是喜欢看电影也是接近电影的方式。

程马凭借《河边的错误》获得第44届马纳基兄弟国际摄影师电影节( Manaki Brothers - International Cinematographers’ Film Festival)的银摄像机奖

我个人其实也不太想说也并不相信那种你只要坚持梦想不放弃,就一定会成功的鸡汤,这个行业的成功给我的感觉就像是买彩票,有人中的奖大,有的中的小,有的一辈子也中不了。虽然说中奖者都来自于买来自彩票的人,但你不能告诉大家,只要你坚持买彩票,照着谁的方式买,就一定会中大奖。

86358主竞赛单元评审团导演霍建起(左4)、电影制片人亚宁(右2)、演员白百何(右3)、编剧顾小白(左2)、摄影指导程马(左3)、录音指导赵楠(左1)、电影学者尹成奎(右1)

▲▲▲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zunli8.com/entertainment/1756468900a1368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