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自然的力量、超现实的想象,每每令人目眩神迷。电影节发烧友Cine Fan九、十月节目推出两大专题──大卫·林奇作品回顾暨电影课程以及吸血鬼电影,以暗黑、诡奇、怪异的魅惑,带来感官及心理刺激。
为纪念这位年初逝世的美国鬼才名导,“︁大卫·林奇的离魂梦魇”︁专题将呈献其全十部长片,并举办电影课程,八堂课分别由学者及影评人主讲。由首部剧情长片《橡皮头》开始,林奇已展现其诡谲迷离的视觉风格,碎片式、梦魇般的故事探入潜意识,映照着人心的内在焦虑、恐惧与欲望。“林奇主义”在《蓝丝绒》大放异彩,其后《我心狂野》勇夺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再凭《穆赫兰道》获戛纳最佳导演殊荣,此作更多次入选二十一世纪最伟大电影之列。
电视剧《双峰》风靡全球,搬上大银幕的前传《双峰:与火同行》令林奇迷继续痴迷不已。超现实之外,改编自真人真事的《象人》及《史崔特先生的故事》,罕见的平实风格,沉着而细腻感人,前者更获奥斯卡八项提名。自成一家的《沙丘》与《妖夜慌踪》及遗作《内陆帝国》,其诡谲奇想和幽深视野虽更难懂,但要全面认识林奇却是不可不看。
长生不老,诡异莫测,吸血鬼神话启发创作者的叛逆灵思。“永生魅惑——吸血鬼的暗黑浪漫”专题精选十部吸血鬼杰作,呈现次类型的千变万化。托尼·斯科特及吉尔莫·德尔·托罗以《千年血后》及《魔鬼银爪》为电影事业打响头炮;汤姆·克鲁斯、布拉德·皮特、蒂尔达·斯文顿及汤姆·希德勒斯顿,则分别于尼尔·乔丹的《夜访吸血鬼》及吉姆·贾木许的《唯爱永生》,令吸血鬼登上型人圣殿。
吸血鬼神话的变奏层出不穷:阿贝尔·费拉拉的《夜瘾》引入哲学思辨,反思历史暴行;《蝙蝠》尽见朴赞郁暴力美学的看家本色;杰梅奈·克莱门特和塔伊加·维迪提的《吸血鬼生活》极尽恶搞爆笑之能事;安娜·莉莉·阿米普尔借《独自夜归的女孩》噬向伊朗式父权主义。同是探入青少年的寂寞与疏离,丧尸之父乔治·A·罗梅罗的《马丁》惊悚中讽喻社会伦理,托马斯·阿尔弗莱德森的《生人勿进》则冷冽展现性别模糊。
追本溯源,“黄金时代”环节选映的两部经典作,可说是英美吸血鬼电影的滥觞。托德·布朗宁的《德古拉》里的贝拉·卢戈西,以及泰伦斯·费希的《恐怖德古拉》里的克里斯托弗·李,早已成为德古拉伯爵的邪恶化身,形象深入人心。而邪典电影之王罗杰·科曼在《红死病》找来爱将文森特·普莱斯炮制的瘟疫梦魇,与吸血鬼的暗黑魅惑互相辉映。
Cine Fan于2019年曾推出法国新浪潮惊悚大师夏布洛尔的专题,当年因版权问题而未能涵盖的两部杰作──《女鹿》及《不忠》,现终可补遗,以全新修复版与影迷会面。
节目详情可浏览Https://Cinefan.Hkiff.Org.Hk/Zh。门票由8月22日起于城市售票网公开发售。
关于 · 电影节发烧友(Cine Fan)
香港国际电影节协会于2013年创办电影节发烧友(Cine Fan),节目由香港电影发展基金资助,旨于推广丰富多元的电影文化,透过每月不同的回顾和专辑,搜罗外国电影、大师名作、修复经典、类型电影,支持本地创作,并邀请本地及海外电影人和影评人参与公开讲座,促进电影文化交流。协会亦推出 “CineClub会员计划”,为影迷提供电影节发烧友、香港国际电影节、夏日国际电影节及其他伙伴节目的票价优惠。
官方网站:https://cinefan.hkiff.org.hk/zh
关于 · 香港国际电影节协会
香港国际电影节协会 (HKIFFS) 是一个非牟利及非官方的慈善团体,致力发扬电影文化,推广光影艺术。协会于每年三、四月期间均举办两项旗舰活动:“香港国际电影节 (HKIFF) ”与“香港 电影投资会 (HAF) ”,八月份举办“Cine Fan夏日国际电影节 (SummerIFF)”。另外协会于2013年创办经常性项目“电影节发烧友 (Cine Fan)”,每周放映经典作品以及主流电影以外的佳作。协会更于2021年重组辖下电影业活动,成立电影业办公室 (Industry Office),加强推进协会的非主流电影工业活动,其主要运作包括联合制作、协助电影工作者参加国际影展和海外发行 (HKIFF Collection)。
官方网站:www.hkiff.org.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