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李啸天
有了《皇家师姐》的加持,元奎彻底成熟起来。
他执导了这部杨紫琼主演的影片,开启了香港动作片“霸王花”时代盛行的时代。
但是,元奎没有恋栈,而是转身追随吴思远前往好莱坞,寻求新的发展,在那里执导了《血的游戏》三部曲的前两部,捧火了尚格云顿。
客观原因的存在,那个时代好莱坞对于香港电影人的态度并不够友好,连成龙、许冠文都吃了瘪,灰溜溜返港。吴思远与元奎的这次闯荡好莱坞也谈不上顺利,只得重回香港。
不过,有了好莱坞经历,加上跟随吴思远及洪金宝两位顶级大咖打怪升级的履历,此番返回香港,倒是有了降维打击的意思。
元奎,已经成为一流电影人,有资格当制片人、当电影策划了,指导别人拍电影的机会来了。而且,作为导演,也更加得心应手。
在1980年代末到1990年代初那段时间,元奎悄然之间,创造出了不小的成就。
先是在1986年,由于吴思远此前一年执导的《法外情》票房大爆,进而引发了香港拍摄律政题材电影的热潮,这年元奎执导了“宝禾”出品的《执法先锋》,由元彪、罗芙洛主演。
《执法先锋》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这是元彪的野心之作。他也在本片与孟海、元奎联合担任动作指导。
在此之前,元彪一直依附于师兄洪金宝、成龙。
元彪早期混迹于邵氏片场,当得到师兄弟的召唤时,那是义不容辞。从成龙早期电影《少林木人巷》《拳精》再到后来的《师弟出马》,都能看到他的身影。
后来,紧跟大师兄三毛,从早期的《肥龙过江》《老虎田鸡》《赞先生与找钱华》《鬼打鬼》里的小喽啰小配角,一点点上位,到了《杂家小子》《败家仔》开始升为主角。
再然后,又到了《A计划》《快餐车》《福星高照》时,元彪已经跃升为与洪金宝、成龙齐名的“三剑客”了。
随着“福星系列”的渐次开拍,元彪的名气也水涨船高,成为了香港顶流。因为他能演,在前台亮相更多,因此在名气上比元奎更胜一筹。
对于“元家班”的洪金宝、成龙之外,谁排老三的问题,一直未有定论。
从综合成就来讲,应该是元奎,但“旦哥”差在形象上,演电影无法挑起大梁,而元彪胜在能演,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担任香港影视主角,拥有很大的影响力。这样下来,在名气上,就成了元彪胜过元奎,占据了第三的位置。
因为元彪能演,而且很红,他自然会有自己的想法。
“福星系列”说是群戏,但是以洪金宝为核心,其他人都围绕三毛转。成龙就不太愿意,明明自己单扛票房的能力更强,为啥要来这里拱卫你,成龙电影可都是只有一位男主角的。
1988年的《飞龙猛将》成了集齐“元家班四大金刚”洪金宝、成龙、元彪、元奎的最后一部影片,其中洪金宝、元奎联合导演,洪金宝、成龙、元彪联袂主演,从此以后,大家就作鸟兽散。小聚合是有的,大团圆就再也没有过了。
元彪,作为小师弟,他眼看着成龙单飞的成绩有目共睹,也是很有自己想法的,也想要单飞,也想要单挑票房。
《执法先锋》,就是元彪在洪金宝的保驾护航之下的一次尝试,“宝禾”出品。由元奎执导,并担任制片人,元彪主演,辅以罗芙洛、黄锦燊、樊少皇等。这是一部很悲壮的警匪题材的时装动作片。这几乎是一部惨死电影,片中的男主角、正义大律师元彪惨死,女警探罗芙洛惨死,大反派、赵雅芝老公黄锦燊最后被元彪一斧子爆头,也是惨死。还有,饰演配角的刘兆铭惨死,小屁孩樊少皇惨死,几乎是全员惨死。
影片由元彪与元奎联手担任动作设计,外加上罗芙洛的男友孟海也是本片动作设计,《执法先锋》的动作戏生猛凌厉,绝对没有话说。可以说,这是一部被低估的动作片。片中尤其有一段罗芙洛对阵白人女杀手的戏,更是贡献了经典打斗名场面。
片中元彪不仅贡献了高楼下坠的惊险场面,还贡献出了扒飞机的场面,比汤姆·克鲁斯可是早多了。还是元彪,还完成了从飞机上无伞跃下的惊世一跳。
最终,《执法先锋》取得了1075.1万的成绩,相当不错。为元彪的单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此以后,元彪与蓝乃才合作拍摄了《孔雀王子》《阿修罗》,自导自演过《 小子》,与午马合作拍摄过《马戏小子》《鬼脚七》,还主演过大名鼎鼎的《六指琴魔》以及《新碧血剑》,确实做到了独当一面。
元奎,算是助力了元彪了一把,而且是非常有力的一把。
元奎助推的第二第三位大咖,是刘德华、周星驰。
先说刘德华。
我们未来的天王,在那个时候基本上还是小透明一样的存在。
1984年,大导演张彻费尽心力,集中了他的数代得力弟子,拍出了《上海滩十三太保》。由于在即将开拍摄前夕,傅声突然去世,那个原本属于他的角色“学生”,就陷入了无人可用的地步。最后,张彻找来年轻的刘德华救场,接下了这个角色。结果,刘德华不负使命,一袭白衣,非常漂亮地完成了这个角色。
从此,刘德华在香港演艺圈有了一席之地。但他接下来连续出演了《鹿鼎记》《宝芝林》《魔域桃源》三部电视剧,陷入TVB的泥潭中无法自拔,毕竟合约在呢,被锁死了,没得办法。
还是吴思远破格找他出演了《法外情》,才给了刘德华一个漂亮的转型。这个故事可参见:
时间进入1988年,这一年里,刘德华有数部电影上映,对他的发展至关重要。
首先是《法外情》的续集《法内情》,两部片下来,稳固了华仔斯文稳重的银幕形象气质。
然后,是“德宝电影”的大制作《群龙夺宝》,这是一部群戏,但刘德华当仁不让地担任男一号,从此晋升为一线明星。但也只是一线,尚不是天王。
另一部重磅作品是与王家卫合作的《旺角卡门》。这也是刘德华第一个香港金像奖影帝提名。作为王家卫的导演处女作,眼镜王与刘天王的合作相得益彰,票房与口碑双飞,为奠定刘德华的天王地位有极大的助益。至于刘德华与王家卫产生矛盾,不再合作,那也是后来发生在《阿飞正传》《春光乍泄》期间的事。
文艺片与商业起飞,1988年的刘德华,还有与王晶合作拍摄的《最佳损友》《最佳损友闯情关》《精装追女仔2》。王胖子在赚钱上很有一套,他的影片那时候基本上部部热卖,没有赔钱货,刘德华就此在商业探索上也很有所为。
此外,这一年里,刘德华手上还有刘家荣执导的《龙之家族》,罗文执导的《猎鹰行动》,以及元奎执导的《神探父子兵》。
一年之内,这么多电影上映,刘德华已经很红了。
元奎执导的《神探父子兵》似乎显得没那么重要,打分也一般。
的确,作为一部小成本制作,《神探父子兵》在1988年刘德华诸多影片里,不怎么起眼。而且,片中表现更好的当属于钱小豪。
对于考古刘德华影片的影迷来说,《神探父子兵》似乎可以略过。但是,对于考古钱小豪作品的影迷来说,这部电影就不容错过了。尽管他饰演的“飞鹰”是反派,而且戏份不算多,加一起也就十几分钟。但是青春写在脸上,荷尔蒙指数直接爆表,在镜头之下显得格外帅气,那是最好的钱小豪,尽管很渣但很好看。
《神探父子兵》对于刘德华不是没有影响,而是潜在的影响太大了。
因为接下来的1989年,刘德华有对他以及对香港影坛影响深远的影片。
第一部,是《法外情》系列的大结局,也就是第三部《法内情大结局》。这个系列对刘德华个人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是他起步阶段标志性的电影,对建立他的地位有巨大的加持作用。一说刘德华早期代表作,肯定就是这个系列了。这部是吴思远出品的影片,与元奎没啥直接关系,就不提了。
第二部,是《至尊无上》。
《至尊无上》,这是啥电影呢?
它是90年代香港“赌片”大潮的最正宗的源头。这个估计大多人都不知道吧。本片由向华胜、王晶、元奎联合执导,刘德华、谭咏麟、陈玉莲、关之琳联合主演。
看到了吧,88年刘德华与王晶多次合作,与元奎也有合作。转年,王晶+元奎+刘德华,联起手来,缔造香港赌片时代。就说《神探父子兵》有没影响吧?
大家对于“赌片”大潮的起点,很多观众以为是1990年王晶执导、周润发主演的《赌神》。然后是同年的作品元奎执导、周星驰主演的《赌圣》。
一神,一圣,周润发+周星驰,联合推起了“赌片大潮”。
岂不知,早在一年前,已经有了《至尊无上》,而且是标准的“赌片”。后来香港“赌片”里的常见的手法及场面,在这部电影里大都可以看到了。有关《至尊无上》,大公已写过了,这里不展开,可以直接去看:
包括整个“赌片”系列,从《赌神》到《赌圣》,再到最后来的《永霸天下》,大家都可以参考大公写的“”。
总之,香港“赌片”风云大潮,是王晶一手打造出来的。刘德华,是最早的参与者。
但是,当时的王晶也很迷。作为无利不起早的人,手上两部“赌片”,都很赚钱,89年的《至尊无上》票收2303.2万,位列当年票房榜第五位。90年的《赌神》票收3629.4万,位列当年票房榜第一名。按说,王晶应该会继续在“赌”的题材上继续开发下去。这也属于他的尿性。
的确,他继续开发了“赌”题材,但是选择的却是《至尊无上》,开拍了一部《至尊计状元才》,继续由刘德华、谭咏麟主演,继续走搞笑路线。
所以说,王胖子对于继续捧刘德华,还是很上心的,连续三部作品,都是他。《至尊计状元才》票收1952.1万,位列票房榜第9名。按说,也不算差。要知道,这个成绩,在不久前的2021年,还能打进票房榜前五名呢,在2020年甚至能排第二名。
但是,那可是香港电影最火热的年代。王晶没有想到的是,有人对他发起了凌厉的攻击。
这个人,就是香港电影教父吴思远。
1990年初,吴思远从大陆回来。那个时候大陆与香港合拍电影已经成为常态,他总是北上大陆。这次回来,他发现大陆正在盛行“气功”,到处都有人在练,大陆电视上也活跃着各路特异功能人士。
作为一名敏锐的电影人,他就想能不能开发一部电影,将这一社会现象利用起来。于是,在与元奎聚会的时候,一起聊到这事。大家就开动脑筋,想着怎么拍这样的一部电影为好。
正好,王晶执导的《赌神》,拿到了年度票房冠军。看到这一消息,吴思远就灵机一动,觉得是否可以把“赌”题材与特异功能结合起来,拍一部有特异功能的“赌”片?这样的话,就可以用动作片的理念去展现赌博技巧。
经吴思远这么一点拨,元奎觉得妙啊,这不就是绝佳的点子嘛。
开整。
吴思远嘛,著名独立制片人,他也没有太多钱,只能以小博大。周润发这种大咖,是请不来的。找谁来演呢?
吴思远觉得无线台的电视节目那款儿童节目《430穿梭机》的主持人周星驰就挺不错,很有看点,长得也够帅,还很会搞笑,看是不是可以找他来演?
那当然能。
周星驰身为TVB无线电视艺员第11期训练班的学员,身为梁朝伟、吴镇宇、李子雄、关礼杰、欧阳震华、吕颂贤、张兆辉的同班同学,眼看着同学们各个当主演,风光一时,自然不甘心屈居儿童电视节目中做主持人。所以,一接到片约,立马屁颠屁颠就去了。
这就是《赌圣》,吴思远任出品人,元奎任导演,周星驰担任男一号,为他配戏的人是张敏、吴孟达、吴君如、元奎、秦沛等。
电影一经上映,立马就爆了,彻底爆了,上映28天后狂收4132.6万港币票房,轻松超越王晶创下的《赌神》票房成绩,还一举打破香港自开埠以来的最高票房纪录,高居年度票房冠军。
眼看《赌圣》爆了。那边王胖子回过味来了。
“赌片”这一题材可是我拍起来的,《至尊无上》与《赌神》表现都不错,这可不是闹的。怎么,现在反倒被吴思远给抢了风光了?
那可不行,这风头我可得抢回来。原本属于我的,就还得属于我,就得抢回来。
可是,《至尊计状元才》又没干过《赌圣》,怎么办?
刘德华也没干过周星驰,怎么办?
要说办,也好办。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毕竟,吴思远只是独立制片人,他没有能力独霸周星驰。
这就好了。你能用周星驰,我也能。
干不过,干脆,直接抢过来。
于是,王晶也去找上了周星驰,然后再加上刘德华,《赌圣》+《至尊无上》/《至尊计状元才》,组成了《赌侠》的阵容,开整。(《赌圣2》那边,只好换成葛民辉来顶替周星驰,结果大家也都知道了,毕竟葛民辉不是周星驰。)
尽管是一个拼盘,但是《赌侠》可是一个黄金拼盘,在王胖子的调和下,同样大爆,票收4042万,位居票房榜第二位,仅次于早上映的《赌圣》。
周星驰,这一年里彻底火了。
王胖子这一次倒是因势利导,继续开发周星驰,连续利用他拍摄了《整蛊专家》《逃学威龙》《赌侠2:上海滩赌圣》等片。至于想起来拍周润发主演的《赌神2》,已经到了1994年了。
因为王胖子,因为“赌片”题材,因为周星驰,原本属于小电影公司的“永盛影业”也火了。
香港电影的格局,由此改变。
“永盛”,以及后来的“中国星”,在向华强、向华胜的掌舵之下,迅速成为香港电影的一霸。与“嘉禾”、“新艺城”一起,构成了新的三巨头。而曾经风光无限的“邵氏”与“德宝”,则双双落幕。
“德宝”,外加“宝禾”,身为洪金宝的左右手,让洪金宝大火过。前文写过,就在1985年,票房榜前五里有四个都是洪金宝作品,火到没边。可是,没几年,就快速失去了光环,濒于倒闭。洪金宝的黄金时代终于结束了。
“宝禾”作为“嘉禾”的子公司,随着《东方秃鹰》《飞龙猛将》两片的接连失利,“嘉禾”迁怒于洪金宝,不再为“宝禾”输血,釜底抽薪。“宝禾”就此沉沦。前文提到的《皇家师姐3》开始,只能沦为小成本制作了,杨丽菁从一开始就无法与杨紫琼比。而“德宝”方面,也因为潘迪生娶到了杨紫琼,还与创始人之一的岑建勋闹掰,逼走了卷毛,但潘老板还是兴意阑珊,对继续投资“德宝”失去了兴趣。
没了资金,洪金宝的“宝禾”与“德宝”,双双玩不下去了。
雪上加霜的是,周星驰的爆火,可不仅仅是《赌圣》与《赌侠》,还有《一本漫画闯天涯》《咖喱辣椒》《师兄撞鬼》《孖仔孖心肝》《无敌幸运星》《小偷阿星》《望夫成龙》,全是1990年的作品。
至关重要的是,这些影片分散于各家小电影公司,却没有一部属于“德宝”与“宝禾”。等于是,周星驰在他崛起的过程中,重塑了香港电影格局,尤其是中小电影公司,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冲击,重新洗牌。
“含星量”高的,就能大卖。“含星量”低的,不能大卖,也能小赚。没有“含星量”的,就惨了。
受影响最大的,就是洪金宝,他的作品就“含星量”不足。原本“嘉禾”不再为“宝禾”输血,潘迪生不再为“德宝”输血,三毛哥的两家厂牌都沦为了小公司,只能拍小成本电影,结果随着周星驰整顿小成本电影市场,三毛哥突然自己没有题材可拍了,甚至是没有电影可拍了。而周星驰迅速走红,他也抢不过,怎么办?
洪金宝不是王晶。
王胖子会硬上,不管不顾。洪胖子,则束手无策,只好在1992年双双关闭“宝禾”与“德宝”,关门大吉,不玩了。
其实,当年刘家良通过《黄飞鸿与陆阿采》,拍火了功夫片的时候,他也是猛打猛撞的,跟刘师傅抢着拍洪拳祖师爷。你拍《少林三十六房》,我就拍《三德和尚与舂米六》,就看谁更猛。
但是,现在时代变了,洪金宝已经不是当初的洪金宝了,他落伍了。
一将功成万骨枯,诚哉斯言。周星驰,尽管没有直接PK,但是他整顿了电影市场,将属于洪金宝的份额给挤占干净了,等于是踏着洪金宝的肚皮上位了。这种恩怨,直到多年后的《功夫》,合作上依旧没能化解,反而伤得更深。
回说元奎,他在这个时候在干什么呢?
他是参与者,是见证者。
曾经,他是洪金宝的得力干将,在“宝禾”与“德宝”的旗下,拍出了不少作品,像《皇家师姐》《执法先锋》《飞龙猛将》《神探父子兵》,都是。
但是,元奎不是老板,他只是打工的。
能跟着洪金宝干,也能跟着吴思远干,还能跟着向华强干。
所以,从“宝禾”的《神探父子兵》到“永盛”的《至尊无上》再到“思远影业”的《赌圣》,全是他执导或者联合执导,轻松完成了从洪金宝到向华强再到吴思远的转换。而且,没有人说他是叛徒。
所以,他见证了很多东西。
刘德华的崛起,周星驰的火爆,“赌片”题材的火爆,元奎都有功劳,而且是大功劳。
当然了,周星驰是真的火了。
刘德华,却在刚刚崛起的时候,就遭遇了灭顶之灾。
1990年,刘德华手上有《赌侠》《至尊计状元才》《天若有情》《阿飞正传》《川岛芳子》《摩登如来神掌》《爱人同志》《精装追女仔3》《富贵兵团》《整蛊专家》等片的加持,火了。
开始火起来的刘德华,也有了自己的想法。
于是,他与黎大炜、陈佩华、元奎等人共同创作了《九一神雕侠侣》,想要开疆破土。结果,刘德华找不到片商投资,只得自组公司,与陈佩华、黎大炜联合创办天幕制作有限公司。
影片原定1990年6月开拍,但剧本却找了王家卫写。毫不意外,著名的武林慢手一拖再拖,迟迟交不了稿。最终,还是王家卫的好友刘镇伟介入,才定了稿。
刘镇伟担任编剧,元奎担任导演。他们已经有过深度合作。1990年的《尸家重地》里,刘镇伟担任导演,元奎担任制片人。然后到了《赌圣》,更是元奎与刘镇伟联合执导。所以,刘镇伟的上位过程中,元奎也是起了很大作用的。《九一神雕侠侣》,也是元奎拉来刘镇伟救场,才得以顺利推进。
剧本最开始是来源于漫画《城市猎人》,编剧刘镇伟最终决定混合东方和西方的奇幻感,把男主角刘德华和女主角梅艳芳设定为“城市雇佣兵”,却拥有着中国古代武侠的剑法,以及科幻武器。影片虽然定名为“九一神雕侠侣”,但和金庸小说《神雕侠侣》没有关系,甚至从某种程度上还会被认为“恶搞”金庸武侠。
最终,《九一神雕侠侣》由元奎、黎大炜联合执导,刘德华、梅艳芳、郭富城、叶蕴仪、刘嘉玲等人主演,本片卡司华丽,采用卡通风,喜剧感,票房观众缘双收,观众自然好评如潮,票房狂揽2000万。也有说本片成本就过千万,并没有赚钱。
既然票房数字上还不错,刘德华便继续与黎大炜合作,推出续集《九二神雕之痴情长剑》,主演阵容包括刘德华、关之琳、元奎、吴耀汉等人。但这一次好运气没有再次光临,票房惨败。
之后的《战神传说》、《天长地久》等也接连亏损,将成长期中的刘天王打懵了。1994年天幕公司倒闭,刘德华不得不拍戏还债,演了一堆烂片,1999年才还清。
但不管怎么样,元奎在最初起到的作用,是正向的。
无论是刘德华,还是周星驰,两大日后对香港电影影响巨大的天王,都是被元奎一手带起来的。这一点,怕是很多人都没有想到吧。他们的成名阶段的重要作品,导演都是元奎。
周星驰,是《赌圣》《赌霸》《漫画威龙》由元奎担任的导演,《赌侠》《赌侠2:上海滩赌圣》由元奎担任编剧,《新精武门1991》《漫画威龙》《赌霸》《赌圣》由元奎担任制片人,《龙的传人》《情圣》里元奎则作为演员出演。星爷早期的电影,元奎深度参与,他的成名功勋章里,有元奎的一小半。
至于刘德华,不仅元奎深度参与了《九一神雕侠侣》与《九二神雕之痴情长剑》,还深度参与了华仔一生代表作《五亿探长雷洛传1:雷老虎》《五亿探长雷洛传2:父子情仇》,作为动作指导,为影片中的动作场面提供了保障。这还没算《神探父子兵》《至尊无上》《赌侠》呢。
元奎,与崛起中的刘德华、周星驰有这么深的关系,可惜大家都并没怎么在意。
可是,1992年,元奎遇到了李连杰,开始合作了《黄飞鸿'92之龙行天下》,这就不一样了。
李连杰+元奎,香港影史上的黄金搭档就此诞生了。
更有《方世玉》《方世玉续集》在等着他们呢。
究竟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咱们接下来细聊。
投稿、合作、加入读者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