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聊斋:兰若寺》第一波真实影评出炉!观众的评价一针见血

admin2025-07-16  0

最近,电影《聊斋:兰若寺》上映,作为《长安三万里》原班人马打造的作品,大家对它的期待值直接拉满。如今,第一波真实影评火热出炉,观众们的评价那叫一个一针见血,一致认为好看!今天咱就来深入剖析一下影片中那些令人拍案叫绝的角色人设。

这部电影以蒲松龄夜探兰若寺为主线,引出《崂山道士》《莲花公主》《聂小倩》《画皮》《鲁公女》这五个经典聊斋故事。每个故事都有其独特的风格,而角色人设更是在这奇幻的框架下大放异彩。

先聊聊《崂山道士》里的王承。王承一心想着求仙学法,走个捷径,过上好日子。他跑到崂山,跟着道士学穿墙术的时候,那副急切又浮躁的模样,被刻画得入木三分。学了点皮毛,就迫不及待地想在妻子和邻居面前显摆。在他眼里,仙法不是用来修身养性,而是满足自己贪心的工具。当他信心满满地去穿墙,结果一头撞在墙上的时候,那狼狈的样子,让人忍俊不禁,同时也让人看到了贪心的下场。这个角色就像是现实中那些渴望不劳而获、走捷径的人的缩影,在电影里通过王承的经历,狠狠地给这类人上了一课。电影在呈现这个故事时,采用了独特的毛毡艺术风格,王承那毛茸茸的形象,配上他滑稽的神态,更是将他的性格特点放大,让观众看得既觉得好笑,又有所反思。

《画皮》篇章中的角色塑造堪称一绝。这里面的陈氏,简直让人眼前一亮。以往大家对《画皮》的印象,可能更多聚焦在画皮鬼的恐怖形象上。但这部电影另辟蹊径,从陈氏的视角展开故事,赋予了这个故事全新的内涵。陈氏发现丈夫王大郎收留了画皮鬼后,没有一哭二闹三上吊,而是表现出了惊人的冷静。她的眼神里,一开始是对丈夫行为的不解和疑惑,当逐渐识破画皮鬼的真面目时,又多了几分恐惧和坚定。在丈夫被画皮鬼夺心后,陈氏为了救丈夫,不惜忍受屈辱,四处奔波。这里能看出她对丈夫的情义,可这份情义不是盲目的。当丈夫醒来,哭着说要好好过日子的时候,陈氏一脸嫌弃地丢下一句 “恶心”。这一声 “恶心”,喊出了多少被伤害女性的心声啊!从这一刻起,陈氏的角色完成了一次华丽的蜕变,她不再是那个依附于丈夫、逆来顺受的传统女性,而是有了自己独立的思想和尊严。她对丈夫的感情,从过去的依赖,转变为看清真相后的失望与不屑,这个转变过程,被演绎得细腻而真实,让观众深深感受到了角色内心的挣扎与成长。

还有《鲁公女》中的张于旦和鲁公女。张于旦对鲁公女的感情,那叫一个坚贞不渝。鲁公女离世后,张于旦没有放弃,想尽办法去寻找与她重逢的机会。他背着鲁公女的尸体夜奔,那坚定的步伐和眼神,充满了对爱情的执着。而鲁公女,在世时英姿飒爽,离世后也勇敢地追求自己的爱情,主动与张于旦约定转世之约。她重生后,甚至甘愿为爱赴死,只为能与张于旦短暂相聚。这两人的爱情,跨越了生死界限,在那个封建礼教束缚的时代,显得格外珍贵。他们的故事让观众看到了爱情的伟大力量,也让角色在观众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从目前观众的评价来看,《聊斋:兰若寺》在角色人设方面做得相当出色。它通过对经典故事的重新演绎,赋予了角色新的生命力,让这些角色不再是书本上冷冰冰的文字,而是鲜活地呈现在观众眼前。无论是王承的贪心、陈氏的觉醒、画皮鬼的无奈,还是张于旦与鲁公女的深情,都在奇幻的故事背景下,展现出了人性的复杂与美好。这部电影用角色的魅力征服了观众,也让我们对国漫的未来有了更多的期待,希望以后能看到更多这样用心塑造角色、讲好故事的优秀作品。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zunli8.com/entertainment/1752595284a829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