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岁的陈创“消失”在大众视野,是娱乐圈的悲哀和损失

admin2025-07-12  0

“10年龙套无人问,一朝扮狗天下知”,这句话说的就是陈创。

自2005年始,《宝莲灯》这部作品便频繁亮相于央视的暑期与寒假档期,而陈创的父亲则年年外出,自豪地向人展示。

“快回去看电视,我儿子又演《宝莲灯》了。”

时间长了,周围的邻居还都以为他们老陈家与央视有什么关系。

然而,转眼间已过去近二十年,陈创却似乎逐渐从公众视野中淡出,尽管他手中握有三位影帝的荣誉,他却始终保持着低调,不为外界所熟知。

能让观众记住的,除了“哮天犬”,就是“富贵”。

陈创不仅事业遭遇挫折,他的婚姻生活同样充满坎坷,婚后仅仅不到一年,那位年轻貌美的妻子便离他而去。

如今50岁了还是孤家寡人。

这些年,陈创到底经历了什么?

他常常提起张国立是他的恩人,然而他的成就,却连张国立的万分之一的成就都不及。

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01

陈创出生于江西宜春的一个文艺家庭,他的父亲是一名戏曲演员,

自幼年起,陈创便在父亲的严格督促下刻苦修炼所谓的“童子功”,涵盖唱、念、做、打等技艺,以及手、眼、身、法、步等各个方面。

这四功五法,样样都把陈创折磨的死去活来。

尽管陈创的童年生活颇为艰辛,但他取得的成果却是显而易见的;在初步掌握了技艺之后,陈创对这门古老的艺术形式也逐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并且在17岁那年考上了江西文艺学院,主攻武丑。

遗憾的是,那个时期的戏曲界已经陷入衰退,我父亲所在的剧团更是步履维艰,面临着诸多困境。

在这种情形下,陈创萌生了报考北京电影学院,并转型成为影视剧演员的念头。

1994年,陈创迎来了人生新篇章,以20岁的青春年华踏入北京电影学院大专班的门槛。开学伊始,班主任走上讲台,目光坚定地发表讲话:

大专的同学无需气馁,只要你们表现出色,同样有机会继续深造本科。

老师只是随意提起,班上众多同学便信以为真,尤其是陈创,表现得尤为狂热。

他不仅起床时间早于鸡,晚睡时间晚于狗,而且无论天气如何变化,无论是感冒发烧还是腹泻不适,他都坚守课堂,未曾请过一天假。

到了第一学年的尾声,这个班级并未获得任何奖学金,于是学校特地设立了一项“全勤奖”,最终这项奖励落入了陈创手中。

上学期间拿“全勤奖”的,陈创堪称北电第一人。

在1996年,大专班的同学们即将迎来毕业的时刻,他们的班主任向学校提出了一个请求,希望能够将全班同学的身份从大专生转变为本科生。

可是最终,学校只分给他们0.8个名额,按照一个名额算,

在分配这个名额的时候,老师给了综合成绩占全班第一的陈创,

就这样,陈创留在学校继续读大三,一直到1998年本科毕业。

后来陈创回忆:

“那个时候是真傻,老师就那么一说,我就当真了。”

凭借着这份“傻气”,24岁的陈创在娱乐圈中一路磕磕绊绊地前行,而且他依旧不断地做着许多看似愚蠢的事情。

02

由于外貌平平,陈创在毕业后立刻遭遇了就业难题,与此同时,同窗蒋勤勤却因出众的容颜,

在还没有毕业的时候就戏约不断,陈创照着镜子仰天长叹:

“天不生我陈创,万古长夜更漆黑了。”

由于口袋中资金短缺,陈创不得不在寒冷的冬季,特意寻觅那些缺乏供暖设施的房子进行租赁,此类房屋价格相对较低,因此……

最终,他搬进了那栋四处透风的筒子楼,而更不幸的是,那时他恰好接演了一部古装剧,剃了个光头,

夜幕降临,他不得不戴上一顶毛线编织的帽子,整个身体被两层厚厚的被子紧紧包裹,显得既滑稽又令人感到心酸。

恰逢此时,他得到了一位贵人的帮助,此人正是张国立;张国立时常给他拨打电话:

“小王八蛋,现在有戏拍吗?如果没有,来我这吃盒饭吧。”

凭借张国立介绍的这些小角色,陈创才没有在北漂的时候饿死。

张国立之所以一直记着陈创,主要是陈创留给他的印象太深刻了,

1997年那会儿,陈创在《危情时刻》的拍摄现场首次邂逅了张国立。

当时张国立是剧组里的名角,而陈创只是一个小配角。

彼时,张国立正悠然地躺在舒适的躺椅上,双臂高举,手中紧握着一份报纸,陈创则轻手轻脚地移步至他身旁,随之蹲下。

轻声询问:“张老师,我表现如何?能否请您给予我一些指导?”

张国立斜眼看了他一眼,瞧他那狡黠的眼神,心中暗想逗逗他,于是故意绷紧了脸,一声不吭。

陈创还以为张国立没听见,于是声音稍微变大点问:

“是不是我演的特糟糕啊,哎,我就知道会这样。”

张国立听闻此言,心中颇感同情,毕竟他对那人的演技评价颇高,深以为然。

认为他不仅有天赋,而且还不怕吃苦,于是张国立就鼓励他说:

“你演的没毛病,继续保持,十年之后,肯定有你的饭。”

这句话让陈创铭记终生,他傻傻地坚信,无论如何,先持续坚持十年。

在张国立主演的《康熙微服私访记》中,陈创扮演过太监这一角色,更有过出演女性的经历。

而他的同学蒋勤勤,则在其中的一个小故事中演女主角,

可即便是这样,陈创依然对张国立感恩戴德,只记得他的好。

在那段时间里,陈创频繁出入于各色剧组,他所扮演的角色种类繁多,既有善良之辈,也有邪恶之人,既有男性形象,也有女性角色,甚至包括死者与疯子,可谓是无所不演。

由于他并不“偏食”,且酬劳不高,众多剧组纷纷选择了他,因此他逐渐在业内崭露头角,成为了一名不可或缺的角色。

哪里需要就拧到哪里,但却从未有人把他当回事。

在这段时间里,他赢得了两位同行的青睐,然而,由于个性上的局限,他未能牢牢抓住这一机会。

宁浩是第一人,彼时的他只是剧组的场记,他与陈创相处融洽,两人同属文艺青年群体。

分别的时候,宁浩对陈创说,以后常联系。

然而,陈创始终秉持着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原则,在闲暇时分,他更倾向于将自己封闭在房内,沉浸于阅读、挥毫泼墨以及吟唱戏曲之中。

从不参加应酬,更不善于人际交往,就这样,他错失了一位贵人。

除了宁浩,执导过《炊事班的故事》的导演尚敬,也很认可陈创的演技,在一次合作中,

尚敬还特意找他,并且对他说:

“如果没有戏拍就找我,我一定用你。”

陈创诚惶诚恐的允许,表达了自己的谢意,可真到了需要求人的时候,他又有些张不开嘴,

就这样,陈创又错过了一艘大船。

2005年,“非典”刚过,宁浩正在热火朝天的拍《疯狂的石头》,捧红了黄渤、徐峥等人,

尚敬也在忙着拍《武林外传》,捧红了闫妮、姚晨、沙溢,

而实在是没有戏拍的陈创不得已,只能到《宝莲灯》剧组演了一条狗。

03

其时,陈创到剧组探班张国立,一位化妆师对他说:

“《宝莲灯》正在筹拍,我觉得有一个人物很合适你。”

陈创顿时来了兴致,可聊到最终才知道,其他人物都有了人选,唯有“哮天犬”一角空着,

有演技的人放不下体面,能放下体面的人又没有演技,导演很着急。

原本陈创也有点犹疑,可张国立却对他说:

“如果连狗都演欠好,你还能有什么出息。”

被张国立这么一激,再加上其时无戏可拍,陈创就进入了《宝莲灯》剧组,为了演好“哮天犬”,

他还专门到训狗场体验生活,调查狗的习性,仿照狗的动作。

《宝莲灯》中有一段戏,是陈创和的焦恩俊互换人物,拍完后焦恩俊很感慨的说:

“人演狗实在是太难了,陈创实在是太牛了。”

由于表现太好,《宝莲灯》还没有拍完,他就被电视剧《福贵》的导演朱正看上了,

想让他和刘敏涛搭档,在剧中饰演男主角“富有”。

其实其时导演也有点忐忑,由于他不相信陈创能演好,他原本是想找姜文或者王志文的,

可终究却发现,这两人尽管演技很牛,但气质上和“富有”有点不搭,这才找了陈创来救场,

等化完妆后,陈创只往镜头前一站,导演就立马拍着大腿说:

“真是绝了,这艺人太牛了,就他了。”

陈创的扮演永久都是由内而外的,只需进入状态,他连气质都可以改变,

再拍妻子“陈家珍”去世的戏份时,陈创一边哭一边跳花鼓灯,把整个剧组的人都给看哭了,

就连作家余华都说:

“陈创便是我心中的富有。”

通过《宝莲灯》和《富有》这两部戏,陈创名声大振,谁都知道他是一名实力派,

可让人无奈的是,他永久都是戏红人不红,逐渐沦为了金牌副角。

2013年,由陈创主演的电影《孔二皮进城记》首播,整部电影的制作只花了90万,

陈创拿着最低的电影片酬,却一下拿了3个影帝,但惋惜的是,看过这部电影的观众却很少,

号召力远不如商业大片。

在此期间,陈创认识了我国京剧院的美人琴师周佑君,两人有相同的喜好,很快就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但是,他们的婚姻仅保持了不到一年,在第二年的时候就离婚了,离婚之后,陈创就一向保持着独身,

实在是令人惋惜。

04

和陈创合作过的艺人都知道,他拍戏向来是独来独往,没有任何的助理,

他人打电话请他,他背个包就去了,除了两件换洗的衣服,他的背包里永久都有一本书,一支毛笔,一瓶墨水,和一支箫,

即便是放眼整个娱乐圈,陈创也是罕见的文化人,具有非常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

但拍完《富有》之后,陈创死后就多了一个人,那便是在剧中扮演他儿子的陈松,

其时陈松没有工作,陈创就决定把他带在身边,给他开工资,让他当助理,一点点的培育他,

几年之后,陈松成为了一名青年导演,单飞了,陈创又成为了孤家寡人。

有时他背个包就去了剧组,身上还穿着上一个剧组发的组服,工作人员看到后,就立马跑来帮他拿包,

可他却连连摆手,比任何人都要谦卑:

“不可不可,我哪能让您给我拿包啊,我自己背就行。”

在拍照现场,他拎着一把椅子从远处走来,现已服务过许多大腕的场工赶紧跑来,

伸手就要帮他拿椅子。

于是剧组就上演了古怪的一幕,陈创拎着椅子在前边跑,嘴里喊着“不必”,场工就跟着他在后边跑,

眼看场工就要追上他了,他就把椅子往地上一放,然后坐上去说:

“我到地了,你赶紧去忙你的吧。”

场工又感动又无奈,感动的是陈创对待所有人都天公地道,历来都不高人一等,

但如果每个艺人都像陈创这样好伺候,那他恐怕用不了多久就会失业。

陈创尽管没有“长辈”的架子,但也不是所有人都能承受他的善意,他曾讲过一件事,让人听着很心酸。

有一次拍戏时,陈创向剧中的男主角提了一点主张,并且主张他从头拍,

但是这名小鲜肉却有点不耐烦,完全没把他当回事,很是气愤的说:

“你便是一个副角,我的事不必你操心。”

陈创听后很悲伤,他有点冤枉的讲:

“我没有恶意,我说他也是为了他好,他花招演好一点,他将来的发展也会更好。”

最终,陈创只能苦笑着说:

“说实话,现在只需会说话就能演戏。”

在一次颁奖典礼上,陈创看着台下的年青艺人和观众,心里十分的感慨,由于他们中的许多人,

都是看“宝莲灯”长大的。

陈创很是真诚的说:

“我不敢说是陪着你们长大的,但我愿意用我的扮演和作品,陪着你们慢慢变老。”

陈创的意思其实很简单,他便是希望,在今后的日子里,他能一向有戏拍,能为观众奉献愈加精彩的演技,

对于自己演了半辈子戏都不红的事实,他也早已承受。

现在陈创现已50岁了,在娱乐圈内的境况也越来越尴尬,谁都知道他演的好,可谁都不找他演主角,

但是,这便是娱乐圈的残酷本相,还有许多像陈创这样的艺人,就这么被埋没,然后慢慢的“消失”,

这实在是令人感到悲痛!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zunli8.com/entertainment/1752278476a750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