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法之名:比陈胜龙吃火锅不蘸酱更绝的是,张译的“便秘”演法

admin2025-07-06  0

从嫌弃墨迹到愈发精彩高能。

01

《以法之名》为啥陈胜龙这群反派天天吃自己煮的火锅啊?

在顶级CBD写字楼里,天天就坐着小马扎吃着简陋的番茄锅底火锅?

不是,你们可是身家几十亿的房地产大亨啊,打点关系的时候出手就是几根小黄鱼,每次出行的派头不是大劳就是大劳,怎么吃饭就这么不讲究呢?

一群反派每次聚集不是在准备吃火锅就是在吃火锅中,一个锅底一群人吃来吃去,尤其是陈胜龙那一副油腻样,不蘸酱吃火锅的举动太让人难受了,就感觉费劲搞那么多钱都多余。

他们真的除了在使坏,就是在吃火锅。

一天天的吃火锅到底是为啥?引起了不少观众的猜测。

有观众说因为剧组想省钱吧,拍摄的时候,这个场地只租了几天,所有场景几天内拍完只能这样了。

也有分析说明他那个公司就是个壳,什么正儿八经业务没有,所以一天到晚玩儿卡丁车、吃火锅。

也有说他们的成长背景和生活习惯跟他那个老师吃的牛排形成对比。

我觉得火锅是他们底层人的生活习惯,方便快捷,更重要的是意味着能坐一起吃火锅,说明就是一条船上的人了,更有摄像头记录着,谁都逃不掉。

不管是因为什么原因,这部剧塑造的反派挺妙的,别看他们得势的时候穿的人五人六的,背地里吃火锅内心还是自卑的,说明很成功了。

是的,反派形象不美化又立体,他们彼此之间确实讲义气重感情,甚至也很让人唏嘘,可是这并不妨碍他们是杀人放火的恶人。

有些剧故意把反派塑造的有血有肉迫不得已,把正面人物刻画的脸谱化,然后说反派更像活人,导致价值观错位。

可是《以法之名》这剧并非是通过塑造反派高光或者脸谱化正面人物来拍摄,而是尽量以写实的方式来呈现正反派的纠葛与较量,

尤其是男主这个人物的塑造上,我觉得非常真实。

02

比反派吃火锅不蘸酱更绝的是,张译的“便秘”演法。

《以法之名》开播后,张译的演技就一直备受争议。

有吐槽张译此次演的检察官洪亮是“安欣2.0”,一样的让人觉得窝囊别扭。剧里那种唯唯诺诺、扭捏的动作和表情让他们非常想快进。

确实,剧里张译在塑造角色时,面部表情和嘴部抽动非常多,多到让人觉得刻意,甚至有点吊儿郎当,明明工作这么多年的人为何还表现的那么不稳重?

按理说11部检察官对内调查看过了那么多贪腐案件,对万海案应该已经见怪不怪了吧,表现的不该是淡定稳重的性格态度吗?

可是张译为何要演出又像职场老油条又像懦弱怂包,就感觉性格情绪极其不稳定呢?

特别是懦弱怂包那一面,又不是面对多大危险的时候,他也会唯唯诺诺的,还有点不着调,于是给人的感觉就会很拧巴…

其实,这正是张译塑造角色的真实之处,不管你说是不是“安欣2.0“,但不得不承认角色塑造得非常真实。

我愿称张译的这种角色演绎方式为“便秘”演法。

就是脸上小表情非常多、扭扭捏捏的,有时候让人看的确实憋屈,但又很真实。

尤其是看了16集后更明白原来洪亮的怂与轴是有原因的。

身为16部的检察官,即便洪亮内心有多正义凛然,可现实都不太允许他过分高调与支棱,出身小山村,有家庭有妻女,职位不高又是个倒插门...所以他又怂又勇。

心有正义但现实残酷,所以那些“憋屈”的镜头很有必要,指导组解散的无奈,调查中被无形的手阻挠,郑雅萍回家后表现出的委屈和洪亮的谨言慎行都很真实。

主角团面对万海案的漏洞,第一反应是害怕,这是正常人面对敌人不知道在哪里的态度。虽然憋屈,但是真实!

洪亮这个角色挺难演的,不是那么伟光正和单一扁平,他很真实,内心很多纠结,还要负责搞笑活跃剧的整体氛围,剧情看到一半了,可以说这个角色完成度非常高。

角色挺饱满的。失去挚友的痛心,家庭责任的牵绊,职业党性的坚持,职场里的谨慎。这是生活中的人物,不是爽剧里的大男主大女主们。

随着剧情发展,越会发现这剧将人物刻画的非常饱满立体。司法公正,追求正义,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去努力,做每个决定都是艰难的。

小结:

其实张译的演技是很细腻的,或许只是因为同类型的角色出现频率比较高,就会有观众不太好区分每个角色的差异,就会觉得是他演技问题。

我只能说,这种长剧你需要细品...

【注:图片来源网络】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zunli8.com/entertainment/1751788863a611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