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说他是“真正潇洒的”:蔡澜的快乐你学得会

admin2025-07-06  2

2025年6月25日,著名美食家、作家蔡澜先生离世,享年83岁。

蔡澜是谁?

即便你不认识他,但也一定看过《舌尖上的中国》,这个节目的总顾问就是他。

他还为香港多家餐厅撰写点评,有“食神”之称。

如果你以为他只是一位美食家,那就错了。

他是一位作家——曾出版过上百本书,是香港《明报》的撰稿人,在香港的各大报刊杂志随处可见蔡澜的文字;

他是制片人——当了四十多年电影监制,为上个世纪香港电影业的发展做出了很多贡献;

他是主持人——他主持的《今夜不设防》曾创下高于70%收视率的记录,bbc甚至专门为此拍摄专题片。

毋庸置疑,蔡澜是名副其实的才子,与写武侠的金庸、写歌词的黄沾、写科幻的倪匡并称为“香港四大才子”。

而我们喜欢蔡澜,不只是喜欢他身上的光环,更是喜欢他的随性与洒脱的人生态度。

同为香港四大才子黄沾曾感叹:“连李嘉诚都没蔡澜过得潇洒。”这句看似夸张的评价,却精准勾勒出蔡澜超脱世俗的人生姿态。

蔡澜生前最后一部自传《活过》中的一个故事。

某次他乘坐飞机遇上强烈气流,所有人惊慌失措,唯有蔡澜悠然饮酒。

邻座不服气地问他:“你死过吗?”

蔡澜淡然一笑:“没有,但我活过。”

这三个字,他践行了一生,也值得我们用一辈子去领悟。

蔡澜一生热爱美食,更热爱生活。

他常劝人“好好吃,好好玩,好好睡”,认为“只要在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没有留下遗憾,那么便是真正的完美人生”。

他的豁达与对平凡美味的钟情,连同那些关于吃的智慧与乐趣,将长久地留在人们心中。

所以,如果你也热爱美食,想要读到“美食大师”的独门做菜秘籍,那么你一定要读蔡澜所著的饮食经验四部曲——

想点就点,开心一点》、《煮个面,等糖吃》、《大吃一顿,大笑一场》、《吃好喝好,没有烦恼》。

这套书中有中餐、西餐、粤餐等等各种美食,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他写不到的,有了这套做菜的独门秘籍,怕是连《舌尖上的中国》都要逊色了。

如果你深陷焦虑不安,对未来迷茫,对当下不满,那么建议大家一定要读一读人生经验四部曲——

《只管尽兴,反正年轻》、《管他呢,别管我》、《今天很好,明天也是》、《万壑松风供一啜》。

这位被誉为 “人间清醒大师” 的作家,用其独特的生命体验与深刻洞察,在这套著作中为我们点亮了领悟人生真谛的明灯。

他生时不羁:一身唐装游历世界,尝遍各地美食,写尽人间烟火。

他死后潇洒:临终遗愿不设任何仪式,去世后直接火化。

不留一丝牵挂于这尘世,只将他那独特的才情与豁达的人生态度,永远留在了人们的记忆里。

书籍印刷有质感,图文并茂,阅读更生动有趣。

封面设计古朴又随性,像极了蔡澜本人,非常适合用来纪念与珍藏。

目前这套书籍已经绝版,出版社告诉我们只剩最后200套库存,售完即止!

喜欢蔡澜的朋友一定不能错过!

全书一共8册,相信读完它,你会对美食、对生活有新的见解,活出不一样的自己。

从日常生活饮食入手的美食家

食物超级接地气,领悟美食的真谛

有人会说,真要学做美食,自己搜罗一下菜谱不就得了?那你就错了。

只是停留在表面教,你只会学那么一两道菜,而蔡澜是把食材美味的原理告诉了你,经过这么一番琢磨,嘿,领悟到美食的真谛,自创新菜式也不在话下了。

比如说在《煮个面,等糖吃》这本书中,蔡澜是这样写煲汤的:

要汤味浓,也只有用这方法,像煲西洋菜陈皮汤,四五个人喝的分量,最少要用上5斤西洋菜,一半一早就煲,另一半切碎了再煲。

肉最好是用带肥的五花腩,煲出来油都被西洋菜吸去,不怕太腻。

三言两语勾勒出一副有滋有味的汤煲,阅读他的文字不仅是精神上的享受,更是馋的口水都流出来了。

不光教你学做菜,还教你怎么摆弄食材更好吃:

有一次在顺德喝的,不是把冬瓜直放,切开1/4的口来做,而是把冬瓜摆横,开1/3的口;

瓜口不放夜香花,而以姜花来代替;瓜里面的料是一样的,拿出来时扮相吓人,但当然觉得更好喝了。

不光是教你做一道具体的菜,更是一部系统的美食著作。

比如在《烧烤是人类学会烹调后的第一课》这章中,讲到西方怎么烤制食物,又引申到 的烧烤——“烧鸟”,再到韩国和中国的烧烤,一篇文章讲尽烧烤的渊源起始,让你对食物文化有更多的了解。

不仅介绍食物的起源,蔡澜更是以“美食家”的身份对各个地方的烧烤做了点评:

西方人做烧烤味道古怪;韩国人的烧烤没啥味道; 人的烧鸟软熟易入口;

烤全羊最为精彩,“羊烤得好的话,皮也脆,可以就那么撕下来送酒。

有人喜欢吃排骨上的肉,说它最柔软;有人爱把羊腿切下,用手抓着大嚼,这种吃法,豪爽多过美味。

如果说《煮个面,等糖吃》是对做饭的一种大解构,那么《想点就点,开心一点》则是集萃167种食材,品尝食之滋味,溯源烹调之法,感受有味人生。

《大吃一顿,大笑一场》则是展现的美食家蔡澜“吃的艺术”,爱吃的人不孤单。

《吃好喝好,没有烦恼》则是美食家蔡澜80年酸甜苦辣饮食经验,走南闯北之人的莼鲈之思,一份味道与情感兼备的开心食单。

美食系列一套4册,关于食物的一切都在这里有迹可循。蔡澜没有离我们而去,他对美食的热爱和鉴赏将由我们传承,好好吃饭才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

蔡澜——年轻人喜爱的顶流作家

无儿无女,散尽家财,潇洒走一回

蔡澜的饮食文章,讲的是吃,却不止是吃,更有饮食哲学。

他的粉丝跨越年龄界限,“圈”下不少当下的年轻人,正是因为他看待人生的通透态度和洒脱松弛、从不内耗的性格。

从2013年开始,蔡澜会在春节前一个月开放他的社交平台评论区,回答网友问题,俗称一年一度蔡澜“开放月”。

评论区各种问题皆有,包括情感的、生活的、工作的等等。他给网友的回复以“毒舌幽默”著称,言简意赅,却一语中的。他凭借犀利且清醒的人生语录,受到万千网友的喜爱。

他的观念不被世俗所框架,言语之间都是随性与洒脱,比如说到“剩女”,他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不但观念洒脱,在现实中,他活的更是“离经叛道”般的潇洒。

去年,82岁的他接受了杨澜的采访,在谈及蔡澜从年轻时便选择不生小孩,如今年老,是否有后悔过时,他连连摇头说:“一点后悔都没有。”

蔡澜表示,不喜欢小孩是因为自己照顾不了,而他自认为还没有长大。

蔡澜的妻子去世之后,无儿无女的他不去养老院,而是住到香港一处全海景酒店套房,请很多人来照顾自己,为此散尽家财。

对此他认为:“这么美的景色,还不享受的话,好像很冤枉。”

在他看来,活一天过一天的人生很好,什么时候走,什么时候留,无从得知。干脆没有担忧地去吃好的东西,去看美丽的风景。

当今时代,婚恋延迟,思维多元衍生,诸多人陷入凡事欲求甚解而后行的怪圈,致使思绪纷扰、烦恼丛生,活得格外疲惫。

在这样的现实困局下,蔡澜宛如一股清流,以 “人生本该如此” 的豁达之姿,为年轻一代的 “躺平” 辩护,给予困境中的人们一份心灵慰藉与思考方向。

《只管尽兴,反正年轻》“人间清醒”“香港四大才子”之一蔡澜自传性散文作品,至情至性,于字里行间感受人间好玩,至真至纯,在笔墨之间领悟通透人生。

《今天很好,明天也是》是蔡澜的自述履历书,在这里,你将看到一个“完整”的蔡澜,学一学他的洒脱似乎也成了一件容易的事。

《管他呢,别管我》是蔡澜的随笔作品,关于人生的感悟、生活的调味剂以及感情的探索,在这里你都会有所发现。

《万壑松风供一啜》则教会我们松弛,告诉我们“人都会老,老并不是一件可怕的事。”

读完这四本书,教会了你学会松弛,学会豁达,学会用更洒脱的眼光去看待世界,治愈你的焦虑不安和迷茫,我相信任何年龄段的人都值得一读。

吃得好一点,睡得好一点,多玩玩,不羡慕别人,不听管束,多储蓄人生经验,死而无憾,这就是意义吧,一点也不复杂。

万事皆为修行,岁月都是成长。

余生每一天,请畅快去经历,在喧嚣人世间,酣畅淋漓地为自己而活。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zunli8.com/entertainment/1751731276a605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