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叶秋臣
一直有读者希望我能写写《酱园弄·悬案》这部电影,那就借此机会简单谈谈自己的看法吧。
叶秋臣看的这场,线上显示仅有三人购票,但线下实际只来了两人(包括我在内),约等于包场。从增速和总量来看,票房呈现逐步放缓的趋势,且成绩刚刚过3亿,预测最终票房也不过5亿,说明大家的观影热情并不高涨。
影厅的工作人员也很少,空调冷气开得特别大,毫不夸张地说,我穿着短袖看完全程真有点瑟瑟发抖。
在这个环境下,搭配电影主题,其实内心莫名会产生点恐惧感。
片子非常短,仅有96分钟,算上片头片尾等无剧情内容,实际讲故事的时间也就一个多小时,几乎与内容丰满的某些电视剧单集相似,只不过是放在大银幕上看罢了。
据说《酱园弄2》的时长也是90分钟+的水平,若非强行切割成了上下两部,合并起来估计会比《长安三万里》还要略长一些。这大概就是片方选择两部曲的原因,毕竟里面各个明星戏份不好删减,只能选择失去完整性,惹恼了观众。
网上吐槽的内容已经很多了,观点也比较一致,豆瓣5.8分已经侧面说明了此片的口碑,不赘述了。
这次咱们就主要讲点别的,暂时先从负面的评价中跳出来,尽量以客观的角度来看,优缺点都谈。
其实,真的没那么差。
接下来,叶秋臣将对整部电影进行深度解析,无可避免会涉及剧透,介意者慎入。
1.关于主创
出品方前两名分别是上海欢十喜文化有限公司和欢喜 集团有限公司,后者是前者的母公司,基本等同于一家人,简称欢喜 。
欢喜 近几年的出品似乎都没有太大的水花,除了2023年《满江红》的票房获得预期,以及一些大型拼盘电影,其余的《刺猬》《红毯先生》和《学爸》等等,似乎都没有获得足够的热度和关注度。
导演陈可辛,从豆瓣成绩来看,《酱园弄·悬案》是他迄今为止分数最低的执导作品(尚未出分的除外)。像豆瓣8.9分《甜蜜蜜》这种早期的片子咱就不去比了,即便是《中国合伙人》和《夺冠》等放在一起,门槛也差了一大截。而且这次还破天荒输出了一个相当炸裂的观点,若是演员演不出来,那就改剧本,改到演员能演为止……(此处的省略号包含了很多种情绪)
从《酱园弄·悬案》的成片来看,他也确实遵从了自己的这一原则,很多场戏并没有深究去拍很多条,应该是两三条就过了。
也就是说,对演员而言,他没有以导演的角度去“调教”。
所以最终电影的效果,也是演员们自我发挥的集合体。
故事和演员是否有效结合,全看概率和运气。
阵容是非常强大的,有很多我个人非常喜欢的演员。
像梅婷、章宇、尹昉和周野芒等等,可惜他们的戏份都非常少,真的有点浪费了好演员的感觉。
配角和客串们的表现都无可指摘,接下来简单讲讲主演团。
确实有点“分赃不均”的即视感,每个人都把高光名场面安排得满满登登的,但片长有限,所以只能分蛋糕又分猪肉。
章子怡演技确实全场最佳,甚至不是一个层级的水平,断层领先几乎呈现了完全碾压的趋势,全片就像“章子怡演技大赏”。
尤其是她本身对这类角色的驾驭度就比较高,细节拿捏也相当到位,尤其是绝望到发红且发狠的眼睛,极为传神。
王传君的身材来演“大块头”属实没有什么说服力,除了沪语的优势外,大概就因为他是暑假档的红人吧,已经坐稳了这个档期,从《孤注一掷》到《默杀》,票房成绩都不错。
雷佳音脸上的坑在大银幕上是前所未有的明显,可能也是想塑造其“油腻”的属性,除了观感略差,倒是不违和。
大概是因为明星阵容太强大,粉丝的力量也实在惊人,导致在码字措辞的过程中畏首畏尾,因此本文的评价大多针对剧情,只提出了一些小小的建议和修改空间。
西林的大波浪长发造型很接近赵丽颖曾经的角色许半夏,讲话时商人气质比较浓,交际的时候人设定位就是拿腔拿调,短发造型时又要呈现文人的那种现实和犀利,长发和短发两者之间的转换更像是灵魂的撞击,一层伪装和一层本质,这个人物其实并不好演。
在法庭上那段话,导演真的可以多拍几次的。
西林利用怀孕证明书给詹周氏申请了缓刑,还专门在薛至武打算跑路的时候递到人家眼前去,让薛至武气急败坏到牢里准备亲自开枪干掉詹周氏。
这个举动对西林的人设塑造有点崩塌,让人觉得她的初衷变了,而且为詹周氏增添了危险系数。
杨幂的表现的确有进步,虽然比不上《王昭君》时期的巅峰,但总的来讲跳出了这些年她习惯的讲台词和演技方式,眼神有内容了,最后一幕定格颇为震撼。没抓进狱里之前,那个角色应该蛮适合她的。好多人喜欢过寿那段分蛋糕唱歌的戏,但其实对主线而言意义不大,只对个人高光有作用。
这个人物存在的最大意义是利用121号和429号的数字相似性,体现GIRLS HELP GIRLS的前提下,再给詹周氏留下一条活路继续奋争而已。
坦白讲,这部电影里的部分演员可能调换一下角色更合适,但碍于现在番位之争的舆论太猛烈,有些话也只能言尽于此了。
李现演的假情夫,兼顾了替罪羊功能,一边回头一边逃跑的那场戏太套路了,我几乎是在等车子撞过来,甚至嫌太慢了。
这剧本写的人物,真是千疮百孔的。
易烊千玺和雷佳音此前一起拍了《长安十二时辰》,赵丽颖和雷佳音在《第二十条》合作过。
如果说王传君是暑假档的红人,那雷佳音现在就是影视双开花,资源爆炸级别的好。
王传君和章宇那部《我不是药神》相信大多数观众仍旧记忆犹新,稍后大银幕还会上映大鹏和杨幂演的《长安的荔枝》影版。
彼此都是老熟人了。
总的来讲,《酱园弄·悬案》的镜头和色调还是很高级的,是我个人喜欢的风格,画面也颇有层次感。但部分镜头转得过于突兀,因此该片存在较大的剪辑问题。
影片背景时间是1945年3月,那会儿的特点就是“乱”。
在权力缺少有效监管的情况下,确实出现了很多的悲惨故事,比如在审问过程中的诸多屈打成招和伪造口供,连手印都是被迫按上去的。
陈可辛想要拍出这种“乱”,于是有了这部各方势力对詹周氏案的态度表达。
到处都是钱和权的交易,即便是维持正义的地方也没有任何公平可言,执行的人看不出对人的丝毫尊重。
在绝望和失望之中,寻找希望。
当然,难。
2.关于细节
电影里有很多细节都不错,此处不谈演技单纯只讲剧情。
英文片名反而比中文更贴切,“She's Got No Name”(翻译:她没有名字),从头到尾讲的应该是“She”,即詹周氏,她没有名字,别人对她称呼更像是男人的附属品。
中文片名加了个“悬案”来区分上下部,但这个后缀显然不合适,因为主旨并不是拍案子的,是讲女性的,造成了观众的预期错位。
故事以木地板开始渗出液体为开篇,王陈氏(梅婷饰演)的台词“水漫金山”对应的镜头恰好是她同步剁肉馅,这与詹周氏案件本身相对应。
宋瞎子(易烊千玺饰演)以自己看不见为借口,满脸都是红色液体就出门被围观了,还选在人流量最大的地方仰头,联合下部预告里的画面,以及被薛至武(雷佳音饰演)询问“没闻到味道”时的反应,案件的幕后一定也有他的主导。
那句“鼻子堵住了”的回答,明显只是搪塞和借口,也在表达当时社会存在充耳“不闻”的现象。
不同器官的两个“闻”,很妙。
瞎子的戏份在第一部里并不多,但每一场的信息量都很大。当将他的所有行为串联起来统一分析时,会发现詹周氏的关键行为,都是由瞎子指引完成的。
詹周氏不想和大块头生生世世纠缠孽缘,于是听了瞎子的话,把头砍下来丢掉了,这是确认S者身份的重要信息,给詹周氏留下了一条关键的“活路”。
瞎子让詹周氏在一炷香的时间内把一团乱线给捋顺,其实明面上是在说“线”,实际上是在讲“案”。
包括后续在给薛至武算命时提到属相相冲的问题,都是希望詹周氏能有一“线”生机。
西林(赵丽颖饰演)在片中展示的那出戏叫《娜拉出走记》,提到了鲁迅先生,是叶秋臣最喜欢的作家。《娜拉走后怎样》是其在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的演讲稿,随后也编入了他的杂文集《坟》,电影里那句“不是堕落,就是回来”,就是源自于此。
剧院在上演这出戏的同时,也呈现了詹周氏案件的现场,是一出典型的“戏中戏”。
艺术和现实,此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和反差,讽刺且荒唐。
两种不同的女性代表在此时有了交集,也为后续西林帮助詹周氏埋下了伏笔。
西林的戏明明更有内涵,但当詹周氏的案件轰动后,剧院马上换下了《娜拉出走记》,改成了哗众取宠的“案件故事”,妥妥只将此作为赚钱的噱头。
这个替换的安排很妙,既将电影实际想表达的核心观点和呈现出来的效果利用这两者做出了隐喻,也暗讽当时的社会对于女性进步这个观点,仅仅只停留在口号。
西林是与詹周氏截然不同的女性,代表着新时代的进步思想,所以才有了这次的伸手帮助。
但西林的动机描写显然不够详细,也不足以令人信服,大概就是此处着墨太少了,想在第二部才进行展开吧。
刊登在报纸上的文章,更多的并不是只为了詹周氏发声,而是为了当时千千万万的“詹周氏”们。
詹周氏在案发现场被薛至武抓走的时候,眼神多次望向窗外,似乎在观察和寻找并确认某件事情。
再结合本案最大的疑点“是否存在帮凶”,还有第一部结局时范伟出现对镜头视角进行“单身汉买鱼刀做什么”的审问,以及过程中突兀亮相的单身男人何慧贤(董成鹏饰演)。
一切的一切,都在引导大家去猜测何慧贤才是真正下手干掉大块头的人。
此处的剧情,和当年看《晚秋》开篇时略有相似。
为什么詹周氏非要留在案发现场等待被抓呢?她难道不能跑吗?在那个身份信息辨别还不够完善的时间,也不失为一个最优选。
之所以不逃跑,就是为了被抓,过程中可以认罪,唯有这样才能保护她想要保护的人。
这个人,大概率就是何慧贤。
他是詹周氏的邻居,表面声称自己是单身,若这两人是真爱,那么作案动机就非常明显了。
而且,片方还专门把何慧贤的镜头处理得特别少,却专门安排了此人的出场,增加悬念的用意同样非常明显。
有一场戏,是副主编用五条大黄鱼(黄金)去买主编的命,但薛至武收了钱不办事,反倒把人羞辱一番给放了。
他在押送吴玲的车上,让她把衣服脱了但啥也没干,直接把人丢在半路上自己开走了。
因为吴玲之前说了一句话激怒了薛至武,大概的意思为对方的功能只是听话的“狗”而已。
但薛至武只想表达“这是他说了算的世界”,不论是对抗詹周氏,还是放走了吴玲,都是在彰显主动权。
可对于She's Got No Name的主旨而言,这些戏都没必要。
王许梅在行刑前,拼命捶打自己的肚子,里面是她尚未出生的孩子。
这个孩子曾经是一根救命稻草,也是她能够离开的希望,但希望破灭了。
她此举其实有多重含义,首先是不想带着那个男人的骨肉一起离开世界;然后是不希望孩子听到自己毙命的枪声,所以赶在枪击前先送他离开;最后是展现自己满腔的愤懑和怨恨。
詹周氏多次不认罪,最后剪短发的画面特别利落帅气,在经历种种之后她完成了蜕变和重生。
虽然预告里仅有短短几秒,但气场异常强大。
章子怡,真的尽力了。
3.关于缺点
全片质量确实低于预期太多了,毕竟之前那么长的宣传期,最后观众看到的只有半部,不满意完全可以理解。
画面镜头这点优势,没办法做到力挽狂澜,因为电影最重要且关键的,不是主创团队或者明星阵容,而是讲故事的能力。
偶尔有口型对不上台词的情况,应该是后期剪辑的时候微调过内容。
虽然想体现詹周氏的悲惨人生,但被打被虐的戏份比例有些过高了,也过于集中在同一个被害者身上了,接连被薛至武和大块头等人暴捶,甚至还要和猪搏斗。
薛至武审问时直接上脚踹加哄骗,张宝福介绍工作时手特别不老实,可见已经占过便宜,大块头赌徒和家暴双BUFF叠满,詹周氏当街被打旁人竟然一个发声的都没有,法庭上的发言也谈不上女性力量可言,似乎都在有意把仇恨往某一性别上引,过于刻意。
如果说仅有一场戏的话,那可以解释为丰富人物底色,但重复出现的作用只可能是过度煽情。
还有人喜欢拿这片子的尺度说事儿,案发现场确实相较普通国产电影有所突破,还有未打马赛克的验S画面,但那些肉块并没有真实感,对观众而言可能更像营造氛围的密室道具罢了。
最后有一段自白,是为了衔接上下部有效过渡而存在的,但真心破坏了故事的调性,特别没必要。
我等到了最后彻底黑屏才离开,那时候很多人早就走了。
彩蛋只有正片剧情结束后的那小段预告,基本就是把第二部的精华浓缩了一下发出来。除此之外,字幕放完就没有额外的彩蛋了,不追求观影仪式感的话,不必多等。
上映前的宣传期特别长,胃口也吊得特别高,部分取自真实事件的噱头也特别足。
如今看完,是否将来还会买票与第二部继续纠缠,或许要画个问号了。
确实,真的没有那么差。
但是,也远低于预期。
文/叶秋臣
———————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叶秋臣)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抄袭必究—欢迎转发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