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没写院线话题了,不是我不关心中国电影,是这几个月来实在冷清一片,让人意兴阑珊。
从《哪吒2》大爆特爆爆出一个后来者很难企及的票房奇迹后,内地院线就陷入了不应期。四个月来,都没有一部电影能在票房上、哪怕是在话题上,让这个市场提提气。
这四个月上映的新片里,票房最高的电影《碟中谍8》,目前票房4.54亿,而票房最高的国产电影是《水饺皇后》,累计票房4.19亿。
对比公认惨淡的2024年,其3月也有小黑马《周处除三害》6.65亿,五一档有拿下7.8亿票房的《末路狂花钱》,有票房口碑话题度都不俗的黑马《九龙城寨之围城》,哪怕口碑完全垮掉的《维和防暴队》,票房也有5亿以上。
连续的低迷让业内陷入普遍的焦虑,如果连大导+众星云集超豪华阵容+悬疑强剧情的《酱园弄·悬案》都只能把票房落在4亿,那还有什么电影能提振市场?
这个周末影院终于人多了起来,可惜主要靠《柯南剧场版》和《F1:狂飙飞车》两部外片撑大盘,还有《新·驯龙高手》《蜡笔小新》《地球特派员》等外片垫热度,国产电影依然萎靡。
所以还是要盘一盘暑期档的 国产电影储备, 看看定档今年暑期档的 国产电影成色如何,摆摆优势,品品风险,看谁能成为阶段性的救世之作,又或者一起沉沦。
提示在前:以下探讨主要围绕已 正式定档暑期的 国产电影,不包含外片。虽然宽泛的暑期档概念从6月1日起记,但基于暑期档热门根源系学生放假,所以真正的厮杀一般从6月末开始,到8月末结束。
1
头号种子选手
从制作角度,整个暑期档目前最称得上 “大片”的,就是管虎导演的 《东极岛》,定档8月8日。
电影讲述的是二战期间舟山渔民援助被击沉的 里斯本丸号货船上英国战俘的故事。战争题材、大场面、明星阵容、管虎,上一次这种组合是《八佰》,在2020年斩获31亿票房。
《东极岛》这次同样定档在8月,想复制《八佰》成功的意图非常明显。论优势,管虎掌控大场面的水准无需多言,朱一龙、吴磊、倪妮的阵容很拿得出手,历史原型故事自带很强的戏剧性和民族自豪感,确实有炖成一锅好汤的资质。
但风险也不小。一来据外媒爆料,该片成本8000万美元,即5亿人民币左右,15亿票房才将将能到盈亏平衡线,回本压力巨大;二来朱一龙与吴磊的搭配是双刃剑,双方粉丝自官宣起就“双男主”还是“大男主”大撕特撕,片方每有动作粉丝都能撕上热搜;三来目前电影释出的物料释出平平,拍与水有关的大场面,无论水上水下,成本高但往往难以得到观众正向反馈;四来同一事件有方励主持的纪录片《里斯本丸号沉没》珠玉在前,感染力和口碑都有一个高度难以企及的对比对象。
与《东极岛》题材相近的是申奥导演的 《南京照相馆》,定档 8月2日,讲述的是南京大屠杀期间一群挣扎着求生的市民意外拿到日军大屠杀的影像、想将这份罪证送出南京的故事。同样的抗战题材,同样的普通民众成为英雄,《南京照相馆》找了一个更小更巧的切入口,降低拍摄难度,控制制作成本,也更方便普通观众情感代入。
除了切入点讨巧外,申奥上一部《孤注一掷》展现出的以小博大的能力,也让市场对他充满信心。本片的风险和机遇其实都在“南京大屠杀”这五个字上,对所有中国人来说,这五个字能直接唤起惨痛、愤怒与黑暗压抑的强负面情感,那么,如何在这个人人追求”爽”的短视频娱乐时代,把这份负面情绪转化为走进影院的激昂爱国热情,是片方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不过以目前释放的物料效果看,片方走在正确的路上。
至于主演刘昊然扛不扛票房,不重要,不会有人觉得《孤注一掷》是张艺兴扛票房吧?
另外,同为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献礼,定档8.2的《南京照相馆》与定档8.8的《东极岛》将形成正面直接竞争,同档期同题材同调性,对双方来说都是一场硬仗。
上周刚刚定档 7月25日的姜文新电影 《你行!你上!》,原名《英雄出少年》,被指以朗朗为原型,讲述钢琴少年追逐音乐梦想的故事。本片阵容极其强大,以目前释放的物料来看,癫狂喜剧的调性也相当突出,可以说是暑期档喜剧大片的头一份。
虽然上一部电影还是七年前上映的《邪不压正》,但姜文是那种只要有关于新片的讯息哪怕只是一个名字都会瞬间拿下高关注度与话题度的电影人,至于票房落点,则要看他这一次的个人表达能否捅中大众情绪,上限可以很高,下限也可以很低。要说风险,一是姜文七年的缺席令当下的年轻观众对他缺乏认知,二是“原型”本身可能造成的好恶与比对评判,最后自然是当他太陷入自我思维时的曲高和寡。
定档 7月25日的 《长安的荔枝》,我本想把它归类到第二部分IP或续集优势,思来想去,还是把它塞进了头号种子选手阵营。
一来它的阵容被市场误读成《年会不能停》原班人马,实际上导演编剧都不是,只是演员阵容有部分重合,但这个美丽的误会很利票房;二来大鹏是一个自我迭代能力很强的人,《长安的荔枝》又是他第一次操盘大古装,可能性空间很大;三来剧版几乎把所有负面趟了个遍,作为对照系的影版压力就小一些。
但这个项目的风险更是肉眼可见。经过剧集《长安的荔枝》,电影的优势是大家都知道这是个什么故事,而劣势恰恰是,大家都太知道这是个什么故事了。这个IP越被人了解,如何说服观众为这样一个本质上既不爽也不够下沉的故事走进影院,就越成为一个问题,而落地古装在院线电影领域,本就不是一个卖座的类型。
目前物料释放出来的利好消息,一是喜剧,二是质感阵容。但要说能打消观众对这个IP的顾虑,片方恐怕还要做更多。
本来也被我放入头号种子选手行列的定档 7月5日的 《恶意》,点映后有点不妙。 此前对这部电影的票房有期待,是因为暑期档的热闹,陈思诚从2022年起就没缺席过。2022年《外太空的莫扎特》惨败,2023年《消失的她》大胜,2024年《解密》惨败,2025年《恶意》……按贵圈最信的玄学,今年岂不是该赚了?
不开玩笑地说,从情节调性看,《恶意》本就属于陈思诚最擅长的那类缝合多重社会议题不停反转的悬疑,而张小斐之于这类电影,也有《拯救嫌疑人》能验证适配度,可以说都在各自舒适区。同时成片成本不会太高,回本压力应该很小。
但不利因素也不能忽视。一来前期陈思诚释放的信号表明,这次的电影夹杂着他很强的个人委屈表达,他一真诚事情就有点不妙,不如做一个无情的产品经理机器胜算大;二来是这类电影的效应递减问题,陈思诚这一套下沉悬疑实在不难复制,几年内跟风者成功的不在少数,从《误杀》三部的票房逐渐下移来看,市场对这类电影的耐受度在增强,从奏效到失灵也许就是一两部电影间的事。
以这一轮点映的反馈来看,上述担忧并非杞人忧天。
2
IP或续集优势
暑期档的第二大阵营,就是具有IP优势的几部影片,有的是前作闯出了不俗的影响力,有的干脆就是国民大IP。
与《恶意》打对台的同样定档 7月5日的 《无名之辈:否极泰来》也已开启点映,这是2018年票房小黑马《无名之辈》的续作。当年《无名之辈》以非流量阵容演绎的小人物故事,在11月冷档期狂揽近8亿票房,同时还拿下豆瓣8.0的高分,可谓叫好又叫座。
如今两部续作同时官宣,率先定档暑期的这部凑齐了任素汐、章宇和潘斌龙这三个前作最被喜爱单元的原班人马,比另一部续作看起来卖相好点,但不多。毕竟《无名之辈》已是7年前的电影,近8亿票房的影响力辐射面也并不广,何况当年票房黑马的重要因素是冷档期,如今放在强敌环伺的暑期档,竞争态势已大不同。从点映的反馈看,这部想续写前作辉煌基本没戏,能不狠砸IP招牌已算胜利。
定档7月18日的《罗小黑战记2》也面临类似的问题。前作在2019年上映时撞上《哪吒》大卖的余波,靠TV版死忠粉和不错的口碑努力斩获3亿票房。如今六年过去,第二部的起手票仓能有多大规模已经很难讲。说服没看过第一部的观众走进影院,恐怕要远远难于当年说服不了解这个IP的观众走进影院。
而《罗小黑》系列的灵魂主创MTJJ去年被大肆挖掘传播的“弃养”负面,也确实对这个IP造成了不小的伤害。
定档8月2日,同为动画电影的 《浪浪山小妖怪》,IP发展路径与《罗小黑战记1》有些许类似。
作为B站动画短片集《中国奇谭》里的第一部,《小妖怪的夏天》靠在西游世界观下讲述不起眼小妖怪的社畜故事戳中了无数打工人的痛点,成功大出圈,IP也顺势从B站走向大银幕。所以本质上,《浪浪山小妖怪》这部电影具有双重IP优势,既在中国第一国民大IP没有之一的西游世界观基础上烹饪,也承袭着《小妖怪的夏天》已闯出名号的极具当下性的牛马文化演绎。所以关键是要看片方如何调配好这两张牌的排列组合,不论内容上还是宣传上。
暑期档还有一部动画电影,是 定档7月12日的 《聊斋:兰若寺》。《聊斋》无疑是国民IP,徐克的《倩女幽魂》又是《聊斋》影视化IP里最知名的一部,追光这次这部集合了六个聊斋故事的《聊斋:兰若寺》在命名上明显是想唤起大家对《倩女幽魂》的情怀记忆。
这已是追光动画第四次征战暑期档,此前只有《长安三万里》冲破了追光动画的5亿票房天花板,前期热度不显的《聊斋:兰若寺》最终票房会落点在哪个区间,我有点好奇。
定档7月17日的 《戏台》,论IP是最特殊的一部,因为它改编自高分同名话剧,原话剧系陈佩斯戏台三部曲的第一部,多年来巡演场场爆满,口碑一流。
但话剧市场之于电影市场,规模上还是过于小众,单论IP影响力恐怕不高,而以话剧受众的审美趣味,这个IP也很难把IP粉丝最大规模平移到影院,加上陈佩斯老师多年来深耕戏剧舞台,大众记忆也需要被唤醒。能拿到多少票房,几乎完全取决于片方能把喜剧这个点打到什么程度。
3
黑马可能
最后这一部分,我们简短罗列优劣势,不排除黑马可能。
定档 7月31日的 《731》,敏感题材电影,非名导、非流量阵容,想看数却高举暑期档第一,说开了,其实是以奇观展示的可能性击中了观众的猎奇心理,端看事实上也完成了这一点的《孤注一掷》斩获多少票房,就知道业内为何看好它。 从各方期待和预测来看,本应该放在第一档头号种子选手,但最大问题是过审,目前电影已很久没有新物料释出,能否如期上映,会不会临期撤档,都是未知数。
定档 7月18日的 《花漾少女杀人事件》,入围今年戛纳电影节导演双周单元, 走惊悚悬疑路线,同时打母女关系、原生家庭议题,有一定的票房基础,但电影节展映口碑反馈一般,还被指与多部 类似题材电影相似度高。
去年同样入围戛纳电影节导演双周单元的 《小白船》,也定档在本周的 7月4日,女导演、女编剧、双女主的女性故事,豆瓣早已开分,目前看来热度和口碑都不太理想。
香港演员领衔的动作犯罪电影,定档 8月16日的 《捕风追影》,成龙、张子枫、梁家辉、此沙,成龙主演近年来已沦为“烂片”保证,香港动作片的市场号召力也每况愈下。
两部喜剧小片:定档 6月28日的 《人生会议》先撤档又光速跑回来,片方操作很难评,肖央、娜扎、王迅主演,肖央这几年陷入一种过度消耗的状态,娜扎也很难成为喜剧的加分项,本片经过一整周的点映后已正式上映三天,却连半点水花都看不到,已是抬走的节奏。
定档 8月8日的 《奇遇》,贾冰、王皓、李梦,又是不同年龄段的男人灵魂互换,上次雷佳音+张小斐+张宥浩明显阵容更强一级的《交换人生》于春节档上映都未奏效,就让《奇遇》来验证一下是此梗不卖,还是搞笑 不够。
余下几部8月末上映的电影,就不计入暑期档探讨了。
赛前分析再起劲,只有赛场见真章。所有卖与不卖的判断,在电影与观众见面那一刻,都要让位于内容本身的吸引力。
早在《哪吒2》大卖时,市场就有人欢喜有人忧。
乐观者认为,《哪吒2》让很多一年不踏入影院一次的观众走进影院获得观影乐趣,这对市场来说是拓宽受众面的好事。
而悲观者认为,《哪吒2》让很多一年不踏入影院一次的观众走进影院,但同时也透支了这些无观影习惯的观众未来很长时间的观影热情,下次想再撬动这些人,难度就更高了。
但我想,无论是大爆款的虹吸效应造成了一段时间的票房洼地,还是档期内片方都有畏战情绪跑的跑降的降无力把人拉进影院,又或者大家越来越觉得看电影是一件需要动用很大力气走出家门掏出真金白银的重消费行为,起码《哪吒2》给焦虑恐慌悲观的诸位一个明示:
好内容,才是这个行业的大道直行。
暑期档有你们必看的国产电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