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故事片《闪闪的红星》大火,这虽然是一部儿童电影,
但并不妨碍很多成年人也喜欢它。
即便到了今天,“红星闪闪放光彩,红星灿灿暖胸怀”的旋律依然被很多观众所熟悉,
甚至还能联想到电影中,那个机敏勇敢的少年英雄“潘冬子”,
凭借这个角色,祝新运这位年仅12岁的少年迅速赢得了观众的喜爱,进而成为了70年代最为闪耀的童星。
自该片公映至今已有半个世纪,而那些当年最小的观影者如今亦步入中年。
随着时代的更迭,大银幕上的男神也换了一茬又一茬,
而祝新运的身影,也在滚滚而来的潮流中不见踪影。
对祝新运来说,能演“潘冬子”是他的幸运,
但同时,这也是他的不幸!
当年,那个拍完《闪闪的红星》后的祝新运,去了哪里?
他的生活和命运,又发生了哪些改变呢?
现在已经62岁的他,生活的怎么样了?
01
祝新运出生于北京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他的父母都是老师,
值得一提的是,他的父亲是教体育的。
祝新运家里兄弟6人,他是最小的孩子,父母难免对他偏爱,
从五六岁开始,父亲就带着他到学校里打乒乓球,
其球技在同龄人中难逢敌手,让父亲高兴的合不拢嘴,
下决心要把他培养成乒乓球运动员。
待到步入小学阶段,祝新运以其可爱的外貌和活泼的性格,再度赢得了老师的关注。
把他当作文艺骨干来培养,并且推荐他进入了少年宫演出队,
不久之后,央视少年银河艺术团又将他纳入旗下,赋予了他成为团内一员小演员的荣誉。
但那时,祝新运的目标依然是成为一名乒乓球运动员,
可是,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
在那个样板戏已经被观众看腻,
演员导演也已经审美疲劳的关键点,
八一电影制片厂则打算拍一部故事片电影,
最终选中了作家李心田的小说《闪闪的红星》。
导演在接到这个任务后,就一边修改剧本,一边挑选演员,
所有准备工作均已就绪,然而,寻觅一位合适扮演“潘冬子”角色的年轻演员却成了难题。
为了确保电影能在国庆25周年纪念日当天顺利与观众见面,八一电影制片厂的工作人员便开始在北京市内四处奔走。
可在走了几十个学校后,还是找不到合适的人选。
后来,有人向制片厂引荐了洪剑涛,那时的他,脸颊圆润,脸颊圆润,刚读二年级。
导演问了他几个问题,他也回答的很好,看上去很机灵,
于是导演便决定让他来演“潘冬子”。
恰逢此时,导演团队在一场表演中发现了祝新运。
便把他也带到了导演面前。
导演看着两人发起了愁,两人都挺合适,到底该选谁呢?
02
最终,导演决定让两人试戏,谁演的好就用谁。
可是,谁也没有想到,平时看起来很机灵的洪剑涛,
却在关键时候掉了链子,
化好妆,站在镜头前后,他紧张的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待至祝新运环节,他姿态优雅地走上台前,表情丰富,声音洪亮,一字一句地吟诵着台词。
两只小手还不断的比划,看的导演心花怒放。
但在正式开拍前,又有人提出了异议,
潘冬子,他出身于农村,历经重重磨难,逐渐成长为一个英勇无畏的小英雄。
而祝新运却是一个在城市里长大的孩子,一张脸白白净净,
根本就不符合电影中的人物设计。
最终,导演想了想了,决定让祝新运到农村生活三个月,
祝新运的父母在经过一番审慎的考察与深思熟虑,最终也赞同了导演团队的这一计划。
并且在出发前对祝新运说:
你务必效仿影片里的潘冬子,化身为一位小英雄,出色地完成这项使命。
就这样,祝新运跟随剧组去了农村,开始了长达3个月的磨练,
他住在当地的农民家里,和农村的孩子同吃同住,
每天早晨一起到河边挑水浇菜,一起劈柴生火做饭,
到了晚上,他们几个小伙伴还会一起到小山坡上看星星,捉蛐蛐,
不需要他们帮忙干活的时候,他们就结伴在田野里迎风奔跑。
祝新运自幼在城里长大,一踏入农村便尽情嬉戏,兴奋不已,甚至认为农村的优越性远超城市,胜过百倍千倍。
还不到三个月,他就晒成了小黑炭,膝盖上全是磕碰的伤疤。
导演问他:“疼不疼?”
他用袖子擦了一把鼻涕,很自豪地说:
“我才不怕疼,再高的地方我也摔过,这算什么?”
导演看时机成熟,便正式开拍,开拍前还开玩笑说:
“太黑了,给他多擦点粉。”
那时的祝新运对拍电影并没有什么概念,
他的心思一时收不回来,每次导演给他说戏,
他都会因为觉得好玩而发出笑声。
实在是没有办法,导演只能很严厉的批评他,
并且带着他去看其他工作人员,告诉他:
你注意到了吗?那些叔叔阿姨都在焦急地等待着你的到来,若你不能顺利完成使命,那么今天,整个团队将无法享用晚餐,更别提安寝了。
祝新运一看后果这么严重,很快就调整好了心态,
随着导演的讲解,他也慢慢融入到了“潘冬子”这个角色。
在拍妈妈被还乡团烧死的戏份时,祝新运望着燃起熊熊大火的草房子,
一时悲从中来,一边哭,一边阻止试图去救妈妈的老乡,
因为演的太逼真,周围的工作人员也不禁跟着红了眼眶。
刚开始拍这部戏时,祝新运才9岁,那时的拍摄条件和技术有限,
拍电影的效率很低,一部电影拍一两年都很正常,
经过几个月的准备和差不多一年的拍摄,等电影杀青时,
祝新运就已经11岁了。
1974年10月1日,国庆节这一天,《闪闪的红星》这部影片按照预定计划顺利与观众见面。
引人入胜的剧情,再加上祝新运的精彩演出,
这部电影一上映就引起了轰动,大家都没有想到,
这部儿童电影竟然这么好看,
而祝新运也一下就成为了名人,成为了观众眼里的“小英雄”。
03
当时拍电影,是没有片酬这一说的,
在电影大获成功之后,电影厂决定送给他一本影集,
以此当作礼物,并且还在上边写:
“新运同志,谨以此纪念/ 八一电影制片厂《闪闪的红星》摄制组敬赠/ 日期为1975年9月11日。”
很多年以后,随着演员的片酬越涨越高,
祝新运依然十分珍惜的收藏这本影集,并且说:
“这是一个时代的记忆,是最贵的片酬,没办法用金钱衡量。”
尽管未能获得物质上的回报,然而祝新运的命运却因这部影片而发生了转变。
考虑到他在电影中的优秀表现,以及他当时的影响力,
八一电影制片厂做出了特别决定,决定破格录用他,因此他成为了该厂历史上最年轻的演员。
甚至,厂里还专门为他定做了一套军装。
那时的祝新运,实在是太火了,
甚至有时领导接见访问的外宾,都会点名让他陪同,
我们的伟大领袖,还亲手奖励过他一个芒果。
1976年,14岁的祝新运生病了,不得不到一家医院治疗,
可是,他来这里看病的消息不胫而走,
上午刚住进来,下午医院就被围了个水泄不通,
很多当地的群众拿着水果、零食赶来看望,
已经严重影响到医院的正常工作。
不得已,医院只能把祝新运转到了妇产科藏起来,
这些来找他的群众找不到人,没过多久就散了。
像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观众的喜爱虽然给祝新运带来了名气,
但同时,这也给了他非常大的压力。
正式加入电影厂后,祝新运又拍了《萨里玛珂》《赣水苍茫》《十天》等电影,
尽管他所扮演的角色多是以少年形象为主,然而其影响力却远不及“潘冬子”。
以至于观众不管在什么场合看到他,都会喊他“潘冬子”,
就连在电影院里也不例外。
为了突破自己在观众心中的形象,也为了创造更多的角色,
祝新运在1980年的时候考入解放军艺术学院,进一步的深造学习,
在学习期间,他拒绝了一切片约,只希望在毕业后能一鸣惊人。
4年之后,22岁的祝新运大学毕业,重新回到电影厂工作,
可是,这短短几年,他的容貌就发生了很大变化,
虽然还是一张娃娃脸,但却少了少年时的童真可爱,
这种不太成熟的面孔,直接限制了他发展。
从86年到88年,祝新运一连拍了《颤动的金翅膀》《闪电行动》《黑脸女婿》三部影片,
可上映之后都反响平平。
有观众从他的眉宇间认出了他是“潘冬子”,不禁奔走相告:
“潘冬子又出来拍电影了,快来看。”
然而,祝新运觉得这些话语分外刺耳,“潘冬子”这个名字已不再是他引以为傲的象征。
而是他的负担。
即便在电影制片厂的众多同仁中,也有不少人对祝新运表示,在祝新运面前,绝不能提及“潘冬子”这三个字。
不然他一准会黑脸。
04
1987年,祝新运25岁了,父母开始张罗他的婚事,
而他却一点都不着急,一心想要在电影上做出突破。
可就是在这一年,他遇见了一个帮他解开心结的人,
这个人就是他的妻子张玲亚。
张玲亚是一名化妆师,在给祝新运化妆时,
两人一边工作一边聊天,很是投缘。
可聊着聊着,张玲亚就说起了“潘冬子”,
祝新运不想聊这个话题,便干脆闭上眼睛休息,
张玲亚很是生气,说这人也太傲气了。
可是后来,她从同事口中得知了真相,
祝新运不是傲气,而是他真的太想在角色方面做出突破了,
以至于这件事成为了他的心结。
了解到这些之后,张玲亚不禁想到了自己,
她与祝新运,有非常相似的经历。
在成为一名化妆师前,张玲亚是一位非常优秀的舞蹈演员,
然而,由于身体状况的变化,她选择了幕后工作,并在八一电影制片厂担任了化妆师这一职位。
她也是用了很长的时间,才走出身份转变的阴影。
等再次见到祝新运时,她不仅与祝新运聊起了自己的这段往事,
她还在最后说:
我挺是羡慕你的,至少你塑造了一个能令观众终身难忘的角色,换做是我,那我宁愿赴汤蹈火也在所不惜。
就这一句话,就彻底解开了祝新运的心结。
他此时才发现,一直放不下“潘冬子”这个角色的,并不是观众,
而是他自己。
经过这件事,祝新运不禁对张玲亚产生了好感,
而张玲亚也很敬佩他,这么多年,一直没有停止在电影上的探索,
一来二去,两人就慢慢走到了一起。
可交往了一段时间后,张玲亚却对祝新运说:
“对不起,我欺骗了你。”
祝新运不明所以,但听了张玲亚的解释,他才明白怎么回事。
原来,张玲亚在遇见祝新运之后,还有过一段婚姻,
在那个年代,离婚是一件非常不光彩的事。
可祝新运听了却说:
你所提及的一切我早已了解,我所关注的焦点在于你本人,只要我们携手共度未来的时光,不就足够了吗?
1990年,28岁的祝新运和31岁的张玲亚结成了夫妻,
祝新运的父母也很高兴,他们也不在乎张玲亚是二婚,
只要祝新运喜欢,他们就喜欢。
结婚之后,张玲亚全力支持祝新运的事业,
公婆生病住院,大部分时间都是她在伺候,不嫌脏也不嫌累,
非常的贤惠。
她知道祝新运对电影的喜爱,便主动提出先不要孩子,
1994年时,她更是鼓励祝新运转行去当导演,
在《弹道无痕》中担任了副导演的职务。
一直到1997年,在祝新运的事业彻底稳定后,
她才在38岁的年龄生下了一个女儿,
此时的祝新运,可以说是事业和家庭都圆满了,
他最感谢的,就是多年来为家庭默默付出,又高龄生女的张玲亚。
自2000年起,祝新运晋升为八一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的负责人。
享受正师级的待遇。
自12岁踏入电影厂,他勤勤恳恳地从事了一生的演艺事业,最终也迎来了一个相当圆满的结局。
虽然他成为了电影厂里的干部,但他并没有什么架子,
30多年来,他经常在八一厂的菜棚子里种菜,
刨地、播种、浇水、除草、打杈,样样精通,
不认识他的人还以为他是一个菜农,但他却说:
许多人觉得演艺行业充满神秘色彩,然而实际上,我们和普通人并无二致,并无什么特别之处。
2022年,60岁的祝新运退休了,开始享受晚年生活,
回想往事,他还觉得跟做梦一样。
如果没有“潘冬子”,他这一生或许会成为一名运动员,
也可能会普普通通。
他自己老了,当年看过《闪闪的红星》的观众也老了,
但唯一不变的,是经典,是观众难以忘怀的老电影,
这会永远流传下去,成为不会枯竭的精神粮食,供后人观看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