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风雨云到月亮太阳,天上还有什么没在她歌里出现过?
孟庭苇被称为月亮公主,是因为在1991年发行的同名专辑里,由陈小霞,杨立德打造的那首《你看你看月亮的脸》,从此随着“月亮的脸偷偷的在改变”的歌声,月亮公主的名号也就传播开来。
孟庭苇出道35年以来,也许是唱片公司刻意的安排,也许是创作者们创作的巧合,一路走来,她的歌名中总少不了风雨云的气象,还有太阳月亮星星和彩虹。
似乎天上有的都会出现在孟庭苇的歌名里。
在孟庭苇的歌名里雨和风的出现排名第一,有关于雨的有五首《红雨》、《冬季到台北来看雨》、《无声的雨》、《走在雨中》、《雨过心晴》,
也有关于风的也有五首《风中有朵雨做的云》《风里的梦》《乘风乘月乘忧去》《风是我回忆的方向》《翦翦风儿》。
有关于月亮的四首,两首原唱是《你看你看月亮的脸》《月亮说话》,同时还翻唱过两首关于月亮的作品,一首是《月亮船》(杨钰莹原唱),另一首是《透过开满鲜花的月亮》(林依轮原唱)。
有关于下雪的有两首,一首是《春雪》,另一首是《寂寞的上海下起了孤单的雪》。
关于太阳的也有两首,分别是《不下雨就出太阳吧》和《太阳出来了》。
也有只有一首的,比如关于彩虹的《第二道彩虹》和关于星星的《白天的星星》,当然还有一首歌虽然歌名里没有星星,但歌词里却很多,大家一定能想到,说的就是《谁的眼泪在飞》。
其实,我们听到的大部分歌曲都是关于爱情的主题,也因为几乎每个人都会面临各自不同的爱情,所以爱情的主题永远也写不完,而喜欢听情歌的人也永远都那么多。
稍加留意就会发现,孟庭苇这几年也带来了很多不同风格和题材的单曲,比如充满着人生体悟的《出入》,比如中国风满满,充满古典意向的《亭亭》,比如抒发对青春、故土及时光的怀念的《洛泽河》。
又比如像回望过往的《梦里花落知多少》,再比如与水木年华合作讲述两岸感人爱情故事的《海峡爱情》。
也都颇受听众的喜欢,但同时不可否认的是,大家似乎还是更怀念她在上华时候的风格走向,也总是盼望着多几首这样风格的新曲。
从2023年到2025年,保持一年一首的节奏,知名音乐人胡梅雄为孟庭苇打造的关于爱情的三部曲到了终章。
特别的是,三部曲恰巧呼应了孟庭苇在上华时期的三首代表作品。
《大西洋的最后一滴眼泪》呼应《谁的眼泪在飞》,
《寂寞的上海下起了孤单的雪》呼应了《冬季到台北来看雨》,
而这一首《你是北京流浪的星星》,当孟庭苇唱到副歌的这一句“我是台北漂泊的云”的时候,恐怕大家瞬间就会联想到《风中有朵雨做的云》。
当然,除了呼应以外,三部曲还有内在的脉络贯穿其中,如果说最初的《大西洋的最后一滴眼泪》是由赛里木湖的自然美景和其背后的浪漫传说,延伸出一见钟情后最终美满结局的爱情故事。
那么《寂寞的上海下起了孤单的雪》则是从两个从未相聚,但都钟爱孟庭苇的歌迷身上演绎友人之上恋人未满的遗憾凄美的场景。
而最新的这首《你是北京流浪的星星》里的这一对经历相遇相知的异地恋的恋人,用写实的手法描述了两个人分手时刻的痛苦过程,也用一首歌的时间把忐忑的心思和无助的挣扎完整的呈现在所有人的面前。
用两个字总结,《大西洋的最后一滴眼泪》是圆满,《寂寞的上海下起了孤单的雪》是遗憾,《你是北京流浪的星星》是妥协。
说起异地恋带给两个人的考验,往往不单纯是因为物理的距离,高铁、飞机似乎都在缩短物理距离带来的时间阻隔。
可是即便两个人再怎么努力维系情感,每天醒来看不到对方的时候,内心还是会惆怅;每天晚上睡觉之前,如果没有对方陪伴在身边,哪怕刚刚视频通话互道晚安,但依旧会觉得孤枕难眠。
异地恋走向分手是彼此的爱不够坚固,还是因为爱的不够平衡呢?
两个人放下一段感情仅仅是因为爱消失了吗?
亦或是有更复杂的现实问题?这一切,又有谁能解答?
每一个听歌的人,在听歌的时候都不由自主的映射着自己,悲伤着或者快乐着。
是啊!谁又不是沦陷在生活里颠沛流离的那个人,又有谁能甩开生活的牵绊自由洒脱的选择一切自己想要的生活,有多少爱可以让人奋不顾身而又不顾一切,往往的身不由己恰恰才是现实残酷的写照。
我们心中有爱,这份爱往往不是索取,而是给予,这份爱是不声张的,是用冷静掩盖的炽烈,是甘于默默牺牲的,是为了成全对方而把委屈藏在心里的。
《瓦尔登湖》里有一段话:时间决定你会在生命中遇见谁,你的心决定你想要谁出现在你的生命里,而你的行为决定最后谁能留下。是啊,谁会留下呢?
这首歌用巴赫的《咏叹调》开场,低沉的大提琴将整首歌的情绪走向交待的很清晰,而结尾处用钢琴弹奏的《小星星》又带给人莫名的期待,
而孟庭苇的歌唱带着一如既往的诉说感,就让我们试着在孟庭苇看似清冷,实则温暖的歌声里寻找早已藏在心里的答案吧…
也许听完这首歌,适合用鲍勃迪伦的那首《流星》来回味,
今夜看到一颗流星
让我想起你
你想闯入一个
我从不明了的天地
我总是有点想知道
你能否进得去
今夜看到一颗流星
让我想起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