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没想到,在冷白皮、直角肩统治的红毯上,有个女艺人却凭借一己之力,打破了审美壁垒。
她就是每次上台,都让网友们以为喝了假酒的闫妮。
躺平许久,演了部《小巷人家》就被提名了第30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视后,虽然只是提名,相比同剧组里年年产出却年年陪跑的蒋欣,闫妮是否早已成为了人生赢家?
当然,蒋欣这次也算是出息了一回,凭借在《小巷人家》中的演出,把本届白玉兰奖最佳女配角奖杯捧回了家。
红毯微醺出圈
但以“微醺感”火出圈的女明星,除了闫妮,怕是整个内娱都找不到第二个了。
瞧这白玉兰提名晚宴,闫妮身着一条性感的蕾丝长裙,迈着优雅慵懒的步伐现身红毯。
可不出一分钟就破功,也真是没谁了。
才刚站定,闫妮便没忍住笑出声来,引得媒体们也是忍俊不禁。
特别是在宋佳、蒋欣等候选人的对比之下,闫妮俨然成为了会场里的开心果。
在此前,闫妮也多次凭借松弛感冲上热搜,在收获路人缘的同时,也招来了不少非议,认为她这是消极怠工,不尊重自己的职业。
但这个想法,可真是大错特错。
因为闫妮演起戏来可是一点儿也不含糊。
这次凭借《小巷人家》提名白玉兰,人人都说她被蒋欣艳压,但细品闫妮在剧中的演技,那才叫完美诠释“姜还是老的辣”。
用网友的话说:“她不是在演‘黄玲’,是把自己活成了巷子里那个会骂街、会抹泪,泼辣又心软的中年女人。
剧中的一个经典段落,不知道曾骗走了多少观众们的眼泪。
当她得知女儿要搬出去跟男友同居的时候,黄玲(闫妮饰)作为母亲,本能反应就是反对。
按照黄玲的性子来看,此时她应该已经口不择言地骂开了,可是这里闫妮并没有浮夸地处理。
在这段剧情中,庄父已经开始厉声斥责女儿的不懂事,可反观闫妮,她只是沉默不语。
但当庄父摔碎杯子的时候,闫妮却突然下意识避开,浑身一颤。
再看她的眼神,满眼都是对固执女儿的痛心。
回想自己对女儿的付出,就是为了能够让孩子不要重蹈覆辙,走上自己的老路。
可偏偏,一切却如同命中注定一般。
看着为了男友即将什么都不要了的女儿,闫妮试图平心静气地展开交谈,但那皱起的眉头,闪烁的目光,都透露着一位母亲的心酸苦楚。
闫妮的戏,全是细节。
正如她在采访中说的那样:“很多东西在内心,怎样把内心有分寸感地传达给观众,这是对我的考验。”
很显然,她成功了。
不论是黄玲去找婆婆要钱的戏码,还是去到好朋友宋莹家逗她开心的桥段,这些剧情里,都充满了闫妮设计上的小巧思。
她扎扎实实做到了,用最幽默的方式,来讲述最鸡零狗碎的生活。
其实像这样细腻的演技,在闫妮的许多作品里都有体现,最为人所津津乐道的,莫过于20年前《武林外传》里的佟湘玉了。
挣扎与改变
很多人说,一个佟湘玉看上去是成就了闫妮,让她一度风光无限,但也“毁”了闫妮,从此再也演不了其他类型的角色。
这样的“审判”,对于一个演员来说无疑是残忍的,所以闫妮也曾试图证明,就算是其他角色,她也一样演的很好。
但结果并不如她所料,在《武林外传》之后,闫妮又接演了《卫生队里的故事》还有《北风那个吹》。
可无论是卫生队里的闫护士长,还是憨厚朴实的大队长牛鲜花,似乎都逃不过佟掌柜的影子。
那么闫妮就此认怂了吗?
都说十年脱胎换骨,闫妮也正是在她四十岁那年,再次迎来新生。
在经历自我怀疑、不断否定之后,闫妮终于想明白了一个道理:做演员,不是应该一味地去演观众们喜欢的角色,而是要勇于突破自己,创造新生。
于是,她开始尝试更多不同的角色,在把握好正确方向之后,闫妮的事业仿若迎来了第二春。
《学爸》《最后的真相》还有《突围》《真心英雄》等作品,都展现出了与佟湘玉完全不同的演技,大受好评。
结语
回看闫妮的人生,其实哪有那么多的“松弛感”,无非是多了历练,多了沉淀后的清醒与自知。
她变得越来越懂得自己想要什么,应该成为怎样的人,所以她才能演活黄玲,并不只是在演一个角色,而是将黄玲变成了我们生活中的一个活生生的人。
有烟火气、有生活感,但却依旧灵动,就如闫妮本人一样。
所以其实,对于已经看透一切的闫妮来说,能否成功拿到白玉兰女主角,已经不是最重要的评判标准了。
对她来说,能够赢得好评,赢得口碑,胜过千个万个奖杯。
大家认为,我说的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