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晓娟在央视春晚的舞台上共亮相12次,自90年代初便已成为家喻户晓的小品明星。她能够取得今天的成就,背后离不开一位关键人物的扶持,此人正是赵本山。
黄晓娟在声名鹊起之后,便与赵本山分道扬镳,转而与潘长江携手成为新的搭档。这一举动使得她成为了独一无二的存在,成为唯一一位未曾参与过赵本山影视剧的女演员搭档。
离开赵本山后,黄晓娟的事业并未遭受波及,反倒是蒸蒸日上,她在小品和影视剧领域均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全面绽放光彩。
她现已不仅是制片人,更是晋升为国家一级演员,担任辽宁省文联副主席。沈阳军区前进文工团的负责人,辽宁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享有正师级级别的待遇。
黄晓娟虽然事业有成,但却亲情有泪。
弟弟、父亲、母亲相继离她而去,这一系列沉重的打击让她对家人产生了深深的愧疚之情,然而幸运的是,她拥有一个深爱她的普通人丈夫,他始终陪伴在她身边,给予她无尽的安慰和支持。
如今她已经61岁,军人儿子李赫,成为了她最大的骄傲。
01
1992年,年仅30岁的黄晓娟已经是第三次站在春晚的舞台上,这一次,她与赵本山携手合作,再度亮相。小品《我想有个家》引发了观众的强烈共鸣,
在演到结尾的时候,很多观众感动落泪。
这个小品无疑取得了巨大成功,赵本山激动不已,他发现黄晓娟拥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他渴望将这种合作伙伴关系持续下去。
可还不等他开口,黄晓娟就对他说:
本山大哥,这次或许将成为我们合作的终结,从今往后,我打算不再参与此类演出。
赵本山焦急万分,心想如此优秀的搭档实属难得,于是他急忙向黄晓娟询问,是否是自己某些地方做得不够好,亦或是犯了什么错误。
黄晓娟迅速予以否认,并向赵本山作出说明,她成功考取了辽宁省文化艺术大学,她计划在大学继续深造,以期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赵本山为她剖析了利与弊,建议她放弃春晚的舞台,选择去大学深造,这显然不是一个理智的决定。然而,黄晓娟却表现得异常固执己见,面对她的坚持,赵本山也束手无策。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在次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黄晓娟再度亮相,更令人惊喜的是,她的合作伙伴换成了潘长江,他们携手呈现了一出精彩的小品。《桥》,
个头一个高一个矮,他们之间的身高差异显著,引人注目。他们的表演同样赢得了观众的喜爱,因此,他们便结成了固定的搭档。自那以后,他们携手合作已经接近十年。
赵本山目睹了这一场景,内心感到极不舒服,自那以后,他们之间再也没有任何交流。
黄晓娟并非有意对赵本山进行欺骗,她确实去读了大学,然而,事与愿违,计划总是赶不上突发的变化。
黄晓娟对潘长江递来的剧本产生了兴趣,她觉得这个小品与她十分契合。
所以才临时换了搭档,让赵本山产生了误会。
自幼至长,黄晓娟总是一心坚定,无论何事均由己决断,即便面对父母的劝导,她的决心亦不易动摇。
不管是从艺,还是结婚,都是她自己决定。
这样的性格,则与她的成长经历有关。
02
黄晓娟,生于1962年,出自一个知识分子之家,她的父亲乃煤矿工程师,常年在野外工作,与家人相聚时光寥寥。
她的母亲是一位小学教师,独自抚养着四个孩子,黄晓娟排行老二,家中还有一位姐姐,以及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
随后,母亲凭借卓越的才能,担任了阜新市耐火纤维厂的副厂长一职,她几乎将整个厂子视为自己的家,日复一日地辛勤劳作,忙碌得几乎忘记了日夜交替。
就这样,照顾弟弟和妹妹的责任,就落在了黄晓娟和姐姐身上。
弟弟性情胆小,常在学校遭受欺凌,姐姐得知此事后,便劝导黄晓娟保持冷静,避免激化矛盾,以和为贵,以免给父母增添烦恼。
性格直爽的黄晓娟对此毫不在意,径直闯入弟弟所在的教室,对那个经常欺凌弟弟的同学痛打了一顿。
虽然她自己受了处分,还被父母批评教育,可她一点都不后悔。
在11岁那一年,黄晓娟这个不安分的孩子又一次偷偷地瞒过了父母,独自完成了一项重要的行动。她的目的是为了离母亲的单位更近一些,以便更加方便地靠近母亲。
擅自决断,自行办理相关事宜,仿照母亲的字迹签署姓名,擅自完成了转学手续,无论是姐姐还是父母,对此均毫无察觉。
直至第二学期伊始,学校将举办家长座谈会,母亲抵达学校后,方才得知女儿已转至他校,不再在此就读,这情形让她既感意外又觉尴尬。
她回到家中,意图对黄晓娟进行一番训斥,然而黄晓娟仅用一句话便使她的怒火瞬间熄灭。
“你们工作都太忙了,我只是想距离你们近一些。”
母亲听了,心里很不是滋味。
黄晓娟热衷于歌唱与舞蹈,为了弥补对女儿的亏欠,她的父母毫不犹豫地倾力支持她的兴趣和爱好,为她提供了学习的机会。黄晓娟也相当争气,表现出了不凡的才华。
那位教授她舞蹈的老师常常赞叹她拥有天赋异禀,能够忍受艰辛,堪称成为一名优秀演员的绝佳人选。
黄晓娟的父母听闻此事后心情愉悦,然而,学校的老师们却对此感到极度不满。他们找到了黄晓娟的父母,并向他们表达了自己的强烈不满。
黄晓娟的学习成绩相当出色,若不继续深造,实在令人惋惜。你们难道忍心让她因舞蹈而分散了学业上的专注吗?
父母听后感到十分困惑,面对黄晓娟的未来,他们心中无措,不知该如何进行规划。
可他们并没有发愁太久,黄晓娟就帮他们解决了这个问题。
初二那一年,黄晓娟在未告知父母的情况下,成功考取了阜新市文工团的学员班。录取通知到手后,她将所有物品整理妥当,这才向父母透露了这一喜讯。
“我要去学二人转,相比学习,我更喜欢文艺。”
面对这位既让父母牵肠挂肚又让他们感到欣慰的女儿,父母们无言以对,然而他们心中清楚黄晓娟的性情,
最终只能支持她去走文艺的道路。
03
黄晓娟在学员班毕业后,踏入地方舞台,成为一名二人转演员。她身姿挺拔,面容姣好,更拥有一副动人的歌喉。
短短几年,她就成为了阜新市小有名气的二人转演员。
女儿的事业蒸蒸日上,父母却开始为她的婚姻大事犯愁。她个性独立,颇有主见,如此坚强的她,又有哪个男子敢迎娶呢?
即便步入婚姻的殿堂,鉴于她那言出必行、坚定不移的个性,又有哪位男士能够忍受她的这种性格呢?
父母正为她忧虑不已,她却悄然陷入了爱河,恋人的姓氏是李,他是一位在辽宁从事商业活动的商人。经过一段时间的交往,
黄晓娟觉得对方不仅性格温和,积极进取,而且诚实可靠,堪称仁义商人,因此她并未与父母进行商议,
就与他定下了终身,并且打算结婚。
黄晓娟的父母在得知此事后,表达了强烈的反对态度,他们认为黄晓娟所选的伴侣从事商业活动,未来可能难以依赖。然而,黄晓娟却持续地安慰父母,说道:
“你们要相信我的眼光,我看中的人,不会错的。”
父母唉声叹气,自知阻挡不了她,只能认下这门亲事。
在1986年,黄晓娟迎来了人生的新篇章,24岁的她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婚后,她的丈夫非但没有劝她离开文艺界,反而给予了她极大的鼓励,全力支持她追求个人事业的发展。
黄晓娟每次外出演出,丈夫便承担起家中所有杂事。
黄晓娟的父亲不幸患病,恰逢黄晓娟身在外地演出,得知此事后,她的丈夫立刻驾车将岳父送往了医院。
并且交代自己的岳母:
我会妥善照料父亲,请您安心,暂时也别将此事告知晓娟,以免她在行进途中分心,影响安全。
直至此刻,黄晓娟的家长终于完全松了一口气,深信不疑自家女儿的抉择,对于她所挑选的这位女婿,他们感到十分满意。
1988年的下半年,黄晓娟迎来了儿子的诞生,李赫的到来让全家人喜出望外。于是,黄晓娟决定给自己放上一年的假,专心致志地在家照料儿子,同时也不忘关心丈夫。
自从步入婚姻的殿堂,已有两年时光,在这期间,丈夫多数时候独自掌厨,黄晓娟对此深感内疚,对他心怀歉意。
然而,在孩子仅仅五个月大之际,黄晓娟意外地收到了辽宁电视台的通知,电话那头,他们如此告知。
希望她能与赵本山携手,共同在辽宁台的春晚舞台上演绎一出名为《麻将豆腐》的拉场戏。
当时,赵本山已经凭借《瞎子观灯》与《摔三弦》在东三省广为流传,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凡是演唱二人转的,无不对其佩服得五体投地。
黄晓娟听闻将与心爱的偶像携手合作,内心喜悦无比,然而当她瞥见正在哺乳的幼子,心中不禁涌现一丝踌躇。
此刻,丈夫再次挺身而出,郑重地叮嘱她务必把握住这次机遇,他和岳父岳母将会齐心协力,确保儿子得到妥善的照料。
于是,黄晓娟急匆匆地赶往辽宁,与赵本山携手投入到了节目的排练之中。然而,仅仅过了短短数日,她对孩子的思念便如潮水般涌来,愈发强烈。夜晚,她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她找到了电视台的负责人,并向其表示自己不再愿意参加春晚,因为她十分思念孩子,渴望回家。
电视台领导一听到这,立刻显得焦虑,并告知她,目前所有节目的安排都已确定,若她突然决定退出,将不可避免地打乱所有人的排练计划。
黄晓娟听闻后果如此严重,立刻表示歉意,并承诺不再提及回家之事。她这是头一回,如此深刻地感受到了……
刚学艺时老师教她的一句话,叫戏比天大。
1989年,黄晓娟因出演《麻将豆腐》在辽宁春晚上崭露头角,名声大噪。此番表现让赵本山对她刮目相看,他开始考虑何时能再次与她携手合作。
而这个机会也很快就到来。
04
1990年,赵本山携带着小品《相亲》踏入北京,正式开启了向央视春晚发起挑战的征程。在此过程中,他陆续邀请了宋丹丹、岳红、赵丽蓉等知名演员加盟。
可他们当时都有别的事,婉拒了他。
最终,是春晚的负责人黄一鹤给予了提醒,他立刻回想起曾经合作过的黄晓娟,于是迅速向她发出了合作邀请。
黄晓娟未曾料及,如此巨大的饼竟然意外地落在了她的身上。彼时的春晚,无疑是全国最具影响力的盛大晚会。
只要能站上去,自己的前途就稳了。
在这一年里,黄晓娟首次踏上了央视春晚的璀璨舞台;紧接着,次年,她再度携手潘长江,共同演绎精彩节目。《歪打正着》,
在接下来的三十年间,她频繁出现在春晚的舞台上,而与她携手合作最为频繁的,非潘长江莫属。
两人一高一矮的形象,成为观众心目中的最佳搭档。
2001年,黄晓娟的演艺生涯再次达到巅峰,她凭借卓越的才华被认定为特殊人才,得以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特招入伍,不仅穿上了军装,
而且还开始担任文工团的副团长,成为了父母的骄傲。
黄晓娟在成名后始终保持谦逊,她甚至向儿子叮嘱,切勿提及自己的母亲身份是黄晓娟。李赫对此铭记在心。
并且还给她另外取了一个名字,叫“张桂英”。
看到儿子如此懂事,黄晓娟非常的欣慰。
尽管黄晓娟行事极为低调,然而她的知名度还是给她带来了一些麻烦。在一段时间内,她甚至遭到了众多观众的怀疑。
凭借些许名声,她竟敢肆意妄为,甚至开始勒索他人,而这起事件的根源,正是源于她的母亲。
2006年,黄晓娟的母亲在街头购买食材,不幸遭遇一名疾驰的自行车中学生撞击,导致左小腿骨折。鉴于母亲患有糖尿病,医生决定暂缓进行手术,而是优先着手将血糖水平降至正常范围。
黄晓娟便把握住这段空闲,将母亲接到沈阳的军区医院接受治疗,手术的花销相较于先前有所增加,达到了2.6万元。
结果这引起那名中学生父母的不满。
获悉被撞老人的亲属是知名艺人黄晓娟后,他们便借助媒体广泛传播,指责黄晓娟凭借其明星身份和影响力,进行不当索赔。
由于此事,黄晓娟迅速成为了公众关注的焦点,人们对她的评价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态度。
众多亲友好友都建议黄晓娟提起诉讼,然而黄晓娟却不愿将事情扩大化,她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清者自清,而民众的视线犹如明镜高悬。
母亲见此很是自责,认为是自己拖了女儿的后腿。
经过一段漫长的时光,众人方才弄清了事件的真相,这才发现误会了黄晓娟,她那样谦逊低调,又怎会做出有损自己声誉的行为呢?
这恰恰是谣言的恐怖所在,三人成虎,一旦众口一词,虚假的言论也会被误信为事实。
05
在2008年,黄晓娟尚未从紧张情绪中缓过神来,不料她的弟弟遭遇了不幸,同年,这位比她年轻六岁的弟弟被诊断出患有肝癌。
为了救弟弟,黄晓娟又是出钱又是出力,想为弟弟做肝移植手术。
最终,医生向她透露,弟弟的病情已进入晚期阶段,手术所能带来的效果已微乎其微。黄晓娟无法将这个沉重的消息告知父母,只能独自一人默默承受,顽强地坚持下去。
44天之后,弟弟在疼痛中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弟弟离世的消息让母亲无法承受这沉重的打击,她当场晕厥过去。而父亲虽然表面上看似镇定,但内心早已疲惫至极。
毕竟去世的,是他唯一的儿子。
仅仅短短一年时光,父亲便在郁郁寡欢中离世,黄晓娟接连失去了两位亲人,心情几近崩溃,所幸儿子及时给予她慰藉,告诉她:
“妈,你可千万要振作,还有姥姥需要你照顾呢。”
黄晓娟心中挂念着年逾古稀的母亲,迅速拭去眼角的泪水,于是将母亲接到自己身边细心照料。她抓住一切机会,带着老人外出游览。
在子女的悉心照料下,老母亲历经了两三载的时光,终于走出了丧子之痛,又度过了丧夫的哀伤。
黄晓娟一边照顾母亲,一边演出,继2008年、2009年的《军嫂上岛》《黄豆黄》之后,
黄晓娟在10年之后,再次站在了2019年春晚的舞台上,与众多年轻演员同台,共同演绎了一出小品。《站台》。
2021年,她又和年轻演员一起登台,表演了小品《阳台》,
她站在舞台上,神采飞扬,宛若少女,全然不似已近花甲之年,这一幕勾起了众多观众对往昔的无限怀念。
不知不觉间,岁月如梭,转眼间已过去了30年。众多观众,与黄晓娟一样,也都步入了暮年。
这张照片是黄晓娟在经历了21年春晚的精彩演出后,与母亲共同留下的最后一幕合影,其中不仅包含了她的配偶与孩子。
而且,姐姐和妹妹的整个家庭都汇聚一堂,三个家庭共同陪伴着母亲度过佳节,那份幸福真是难以言表。
仅仅在一周之后,黄晓娟的母亲便因糖尿病引发的并发症,健康状况迅速恶化,不幸于二月离世,享年八十五岁。
生老病死乃自然规律,85岁离世亦属高寿,然而想到母亲那充满波折的一生,黄晓娟不禁泪流满面,心中感慨良多,久久无法平复。
母亲离世后,李赫对她的照料无微不至,时刻牵挂着她的健康状况。在这期间,她才深刻地感受到,自己其实已经步入老年。
这恰好验证了那句话的含义,父母在世时,人生还有前行的方向,而父母离世后,人生便只剩下回望的终点。
母亲去世后,黄晓娟也开始享受自己的晚年生活。
黄晓娟之子成年后,并未踏入娱乐圈,反而遵从母亲的意愿,投身军旅,成为一名军人,并在军中稳步成长。
而且早已经娶妻生子。
黄晓娟看着儿子如此听话和孝顺,心中充满了喜悦,对她而言,此生最大的自豪并非12次登上春晚舞台。
她耗费了二十载光阴,精心培育出了一个优秀的儿子,而这个儿子,才是她心中最引以为傲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