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NESS talk丨在时间中,打捞动态的静像

admin2025-06-24  2

6月19日,NOWNESS talk“循时逐影”于第27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官方产业论坛活动中亮相,在上海电影艺术中心呈现主题放映和对谈活动。

左至右:Ag,仇晟,杜可风,耿子涵,刘闻

本次论坛由写作者、导演Ag担任主持,摄影指导杜可风,导演耿子涵、仇晟、刘闻受邀作为对谈嘉宾出席。现场,NOWNESS带来四部聚焦在地文化的短片进行展映。

电影⼀直都是有关于时间和空间的艺术,它还原或重塑时间,探索或建构空间,今天的话题便由此展开。

论坛主持人Ag

⼀个地区的地理空间如何影响了当地⽂化的形成,进⽽又对创作产⽣了什么样的影响?创作者在特定地域的生命经验如何反哺作品?主持人Ag和嘉宾们一起讨论了这些问题。

作为近代华语电影最重要的摄影师之一,杜可风非常强调从真正的生命体验中获得灵感。他强调生活的重要性,“想拍电影不要去学电影,而是要先生活。我听到很多人想做第二个杜可风,我都不想做第二遍我,你为什么想做我呢?你应该去做第一个你,你的生活、你的朋友,这些是最宝贵的东西。”

《重庆森林》

而真实的生活总是与特定的空间紧密相连。杜可风回忆起自己最喜欢的城市:上海、香港、阿姆斯特丹……似乎都和水有不解之缘。水蕴含着变化的可能和无限的期待,而城市的特质又影响着创作者的情绪、思想和欲望表达。

杜可风回忆了自己在四川拍摄电影时,因一个特殊光线而获得创作灵感,以及与灯光师合作,打造出独特光线的经历。“存在、文化、信仰、人和人的关系,都因为空间而存在”,杜可风这样概括空间之于创作者的重大意义,“电影就是人和空间的关系”。

耿子涵导演的首部长片电影《小白船》将于暑期上映,此次论坛她与两位主演周美君、黄子琪均参与到了讨论之中。

近年来东北题材一直是内容创作的热点之一,无论是在影视还是文学领域,都以之冷冽肃杀的冬日氛围捕捉人们的心绪。然而耿子涵另辟蹊径,选择以哈尔滨的夏天作为故事发生的背景,她这样解释自己的创作动机:

“《小白船》是讲述青春和成长的电影,因此我选择了哈尔滨的夏天。哈尔滨的夏天非常短暂,每年只有一周到两周的时间,人会出汗,身体会潮湿。它是转瞬即逝的,就像我们的青春,秋天到了,天冷了,成长就在某个时刻发生了。”

黄子琪

黄子琪分享了自己饰演朝鲜族女孩金明美的心得,为了这个角色她做了大量功课,还学习了朝鲜语,“金明美不同于哈尔滨女孩,她身上鲜明的地域性使她在另外一个女孩眼里如此特别”。

周美君

周美君则拓宽了对“地域”这一词语的理解。对于她所饰演的角色刘娴而言,空间并不仅仅意味着实体的城市,更多意味着妈妈的庇护。当她被迫离开舒适圈之后,空间的秩序就发生了剧变。

《小白船》

对于导演仇晟而言,杭州⼀直是他创作中绕不开的空间。⽆论是首部长片《郊区的⻦》,还是入围上海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最新长片《⽐如⽗⼦》,都将杭州地域的鲜明特点发挥得淋漓尽致。

《比如父子》

水是杭州绕不开的一张城市名片。仇晟在《郊区的⻦》中剖开了杭州的垂直结构,去探寻地下水之于我们意味着什么,“我认为地下水如同过去的记忆,当你去探索或者开挖时它会流走”。而在《比如父子》中,他探索了水平状态的城市,“我之前一直很好奇运河与西湖以及钱塘江是否连接在一起,我在寻找它们之间的关系。我想通过电影将这几个已经不再打通的水系连接起来。”

仇晟对于城市空间的关注深入到了地质结构,在如此深度的审视里,城市变迁与集体记忆缓缓浮出水面。

放映环节中始祖鸟最新概念短片《⻅⽔知蓝·纳⽊措》给观众带来了深刻的视觉冲击。短片以纳木措永恒变幻的迷人蓝调为线索,讲述依水而居的当地人,从各地前往纳木措,迎接“开湖时刻”,与万物共生的在地文化故事。

作为这部短片的导演,刘闻前往 圣地拍摄了纳⽊措开湖仪式,亲身体验了游牧民族的在地文化。

“开湖其实也就是开春”,刘闻告诉大家,“游牧民族以牛羊马为中心创造生活习惯,冬天去更温暖的地方生存,因为动物需要食物和水,等到春天来的时候,就会有很多人从四面八方回到纳木措”。这一神圣意义不仅是古老的信仰,更寓意着人与自然和生态的亲密链接。

《见水知蓝·纳木措》

在4718米的海拔之上,纳木措湖承托高原生态命脉,滋养游牧民族文明。始祖鸟将自己的高山基因与之相融,沿青藏高原雪线的脉络,累积山水自然的语汇,追寻万物共生的古老智慧,将在地文化的灵感与量体裁衣的匠意纵横交错,织就可穿戴的敬畏之心,包裹爱与生命力的迁徙。

穿越城市,抵达高山,人与生态的对话循环不辍,写就城市和自然之间的对仗和互⽂。刘闻认为大自然跟城市都属于公共空间,但城市的人可以改变自己的生活状态,而对于大自然,我们更多的是顺服和敬畏。不同的空间产生不同的人群特质,属于城市的户外文化和广袤古老的藏地文化能够在彼此尊重的前提下互相照见。

以影像定格在地文化,是因为它们同样迷恋时间、依托于时间,也共同抵抗着时间。创作者从自己对于空间的觉知中汲取灵感,将其转化成或冷峻或浪漫的镜头语言,在此间完成对空间的反哺,也完成对自身创作欲望的表达,构筑镜头前的时空,亦是照鉴和连接我们内心的时空。

“山为水之源,水为万物之源。”始祖鸟始终将在地文化视为户外精神的重要基石。通过持续深入不同的地方田野、信仰民俗,始祖鸟将对在地文化的尊重和传承,由山至水延伸至更多元的自然语境之中,以山为守护之地,以水为敬畏之镜,以影像和故事,拓展人与自然、时间与空间的文化叙事边界。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zunli8.com/entertainment/1750694447a321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