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片试毒:章子怡《酱园弄》、张新成宋祖儿《淬火年代》、张婧仪周翊然《焕羽》等

admin2025-06-23  6

本周各平台纷纷抬新剧,重点聊聊《淬火时代》《焕羽》和。在好莱坞电影唱了一个多月主角的院线方面,好消息,终于迎来了高热度国产电影《酱园弄·悬案》;坏消息:只有一半。

《淬火年代》

6.18央一黄金档,桃鹅联播

由李雪执导,明大程担任编剧,张新成、宋祖儿等领衔主演,根据阿耐小说《艰难的制造》改编,年代商战剧《淬火时代》。

本剧2023年4月开机,积压时间不久,但剧集市场已天翻地覆。前六集看完觉得这剧确实在节奏和叙事上存在一些问题,但更遗憾的是,它的很多优点,也恰是它很难播好的致命伤。

阿耐的小说里,应该只有《艰难的制造》这本书我只翻过一点没看完,所以以下评论仅基于剧情。

故事从1998年男主柳钧从德国留学归来,逐渐接手家里的老机械制造厂开始讲起,讲一代制造人领头做国内机械制造业的产业升级改造的奋斗故事。单看这些字样,你就会知道,这不是当下的市场天然会感兴趣的题材。

更要命的是,剧中所牵涉的制造业,是生产生产资料的精密机械制造,而非民用消费品制造,这离大众生活就更远了。说人话就是,你拍造车造空调造化妆品服饰,观众还有点生活经验,你拍造齿轮轴承标准化零件,普通观众会觉得跟自己有多大关系呢?

尤其主创还颇有野心地要在政策、产业等宏观层面勾勒时代,于是整部剧里,构成人物关系冲突的诸多矛盾点,其根源是接受了西方先进制造业洗礼的新制造人与设备落后观念落后但艰苦奋斗老制造人的矛盾,是理论武装的学院派与民营厂野路子派在实践中的矛盾,是先顾眼下活下去还是咬紧牙关图长远的矛盾,是彼时发展金融、房地产等新兴高利润产业还是坚守制造业的路线矛盾,更是改开后初代创业人与尚不规范的市场乱象的矛盾。这确实让剧中人物命运与时代洪流和产业兴衰紧密交织,立意深远,也是本剧最值得赞许的优势与看点,但同时这也以不低的门槛,拦住了那些看剧只为纯娱乐的观众。

别误会,我不是说它会在剧情里出现大片大片的专业术语和专业流程,而是说这些相对严肃的探讨,这种对专业性强又离观众很远的行业的描摹,本身就足以劝退只想得到娱乐的观众。

所以这其实考验的是主创是否有能力把一个很有专业门槛的行业奋斗故事,以最通俗的方式,讲给最普通的观众看。我能看到主创做了很多努力,包括尽量省略专业实现过程,更多着眼人物关系,以人物情感纠葛去冲淡主线专业感,也确实保障了单个小情节的可看性,正午嘛,这方面有基本水准在。不过毕竟故事的主干是机械制造业的奋斗,又撞上了如今对长剧没有半点耐心的市场,所以这种改造能留住多少普通观众,很不乐观。

何况既然自称“商战”,再通俗也不可能完全省略掉办厂创业要遇到的大事小情,从技术升级改造到股权税务人事,当我看到男主的爸坐在沙发上给男主讲解一般纳税人资格对这个厂子有多重要时,学过税法也隐约记得那几轮改制的我都反应了一下,不做老板也非财务口的观众真能被饶有兴致看这些不太懂也品不出趣味点的情节吗?

主角的设定也挺吃亏。他很难像《大江大河》的宋运辉一样让观众有代入感甚至深深怜惜,一个生活优渥的厂二代,哪怕遭遇父亲厂子差点破产的危机,那也不是普通老百姓有资格去共情的,何况他光速克服危机,一路贵人相助,还被优秀大小姐青睐。但要说爽呢,扎根时代的现实主义故事,再努力做爽感也很难满足如今观众被短剧无限抬高的阈值,所以定位有些尴尬。

回看《大江大河》系列,宋运辉这样一个完全草根的农村小子,一路跌跌撞撞真正靠知识改变命运,进入大国营厂工作时,哪怕观众对化工厂的设置和复杂人事没有太多概念,也基于对人物命运的关心而追看下去。纵如此,我也不得不承认,我个人最喜欢的第二部厂斗部分,其实赶走了相当多再关心宋运辉也看不懂国营厂高层打机锋的普通观众。如今五年过去,剧集市场环境变化就更大了。

同时,哪怕不考虑上述不利因素,剧集的节奏也有点平。男主的父亲半个多月昏迷不醒,儿子回来他很快就醒了,醒来就一个蒙太奇直接接他打保龄球;男主父亲的厂子停工+被人围堵追债,男主三下五除二就解决问题了,一个蒙太奇混剪他研究改进模具的过程,产品就合格了,厂子就在对话里开工完工度过难关了,前两集为了快速过剧情进入到男主入厂大干一场的主线,倒不是不能理解,可后续四集里男主的研发与投产也都只有小波折没有大坎坷,奋斗过程显得有点浮皮潦草。

演技上,张新成演德国留学归国的学院派理工人,气质上是不违和的,几次德语对话都是自己说德语台词也很好评,但我确实很难跟这个男主建立任何情感联系。王彦霖表演过得去但居然用配音,而且应该是所有主演里唯一一个配音的,这说不过去啊。张月中规中矩,最游刃有余的我感觉是朱雨辰,作为改开后发家的富一代,他演出了那一代老板的精髓。

豆瓣未出分

个人评分:6.5+

适合人群:机械制造业从业者、90年代末~00年代时代弄潮儿、原著书粉、正午剧粉、i张新成、i宋祖儿,对那个年代产业革新感兴趣的

不适合人群:看剧只为娱乐的、对理工二字过敏的、节奏要求者

结论:大家自行对照选择

《焕羽》

6.19上线,鹅独播

刘紫微执导,钱晶晶、徐子元编剧,张婧仪、周翊然等领衔主演,根据蔷屿的同名小说改编,青春话题剧《焕羽》。青春话题剧是官方定位。

看了六七集,感觉平平。最大的问题在于剧一边想要探讨流言偏见霸凌造成的成长压抑与伤害,一边又想要青春阳光偶像,既要又要,但实现水平很差,哪一边都没拍好。

女主的姐姐去世后流言满天飞,女主一家不得不搬到省会城市重新开始,但关于她姐姐的流言又传到了女主转学后的校园,导致女主被霸凌,她为了澄清开始追查姐姐死亡的真相。

如果想拍流言蜚语和校园霸凌对年轻女性的伤害,还要叠加重男轻女原生家庭之痛,那故事的基调就不可能太轻盈,哪怕过程中产生真挚的爱情,它也不应该是校园青春偶像片里那种白马王子从天而降的纯偶像镜头和调性,具体该怎么拍,《少年的你》已经展示得非常清晰了。

其实《焕羽》的第一集还真的把那种女主家因家庭成员的突然逝去和难以承受的流言蜚语而麻木又沉重的家庭氛围勾勒得不错,可偏偏中间要插两段特别套路的青春校园男女主相遇的偶像桥段典型镜头。到第二集开始,校园情节增多,这种调性不相融就更加明显了。

我不是说要拍同类题材就必须像《少年的你》那样沉痛凝重,没有第二种拍法,而是说如果真心想探讨流言和霸凌对女性的伤害,就不会没完没了描摹一个校园男神男主是多么的潇洒帅气被诸多女生追捧他打篮球耍帅的戏份前四集就出现了两大段,简单动作还疑似使用替身),不会动不动就让女主在校园里阳光下与男主狭路相逢“欢喜冤家”,不会让女主在背负姐姐之死的谜团和由此而来的歧视嘲笑霸凌的同时又时不时来段青春疼痛的抒情,第三集那段全班写作文时男女主各自抒发自己对17岁看法的戏份真是给我看傻了,你拍初中生校园纯爱也不是这么个拍法啊,难受极了。

感受一下这个画风和腔调

男主的人设更是令人槽多无口。这种平时根本不学习但就是永远名列前茅竞赛拿奖还玩转篮球帅气逼人的校园男神人设已经够土了,剧情还设计他刚认识女主就把自己的作业丢给女主写,并以“你不想知道你姐姐是怎么死的吗”相要挟,这是男主该做的事儿?

第二次,男主拿个文件袋暗示女主这是她姐姐的病历,抢夺间文件袋掉入游泳池,不会游泳的女主心一横跳下去够文件袋,男主把她救上来后,文件袋打开里面是白纸,这也是男主该干的事儿?

哦对了,他是人民医院院长的儿子,所以女主自然会觉得他了解真相,结果等女主自己去医院打听巧遇他后,男主又矢口否认自己能拿到女主姐姐的病历,说病历是个人隐私,小老弟你之前可不是这么暗示的,这都是男主该干的事儿???

而我们《焕羽》官方梗概里,把做出上述举动的男主叫“叛逆校草”……标准不用放太松这也叫霸凌吧?更别说女主还因为男主几次三番找自己说话而被班级女生欺负,设计这样一个男主的意义是?

然后这样的男主,剧情还要设计一个他的青梅竹马女生去给女主解释:他不是那样的人,他很有正义感的,他就是太幼稚了……好典的男宝只是没长大,我真的白眼翻到天上去了。

其实第三集男主和自己院长亲爹对峙怒吼时台词交代了他在为女主的姐姐抱不平,所以前期这些举动后面肯定会有反转和进一步信息补充。但问题在于,是不是霸凌要看被霸凌者的感受而不是霸凌者的初衷,代入女主想一想,转学第一天就被人拿自己最害怕焦虑的事情相威胁,性质不恶劣吗?

而说到男主和院长亲爹的对峙,也就是主创所谓“叛逆”的根源,也做得相当无厘头又肤浅。男主为了气亲爹,明明理科超强却非要在文理分班时报文科考艺考,那你坚持下去我也敬你是条汉子,结果报名前一刻他想起亲爹说“不要为了跟我赌气误了自己的前途”,哎他又把志愿改回来了!这么听爹爹的话到底叛逆在哪里啊?我猜八成就是主创怕观众会为男主的选择可惜生怕赋魅不足,但这么设计剧情它不可笑吗?

再来说说青春偶像的部分,只能说导演拍人真是太不好看了。张婧仪脸算小花里能打的,剧中效果也就是普通人拿苹果手机直拍她的水平,周翊然这种需要氛围妆造烘托的就更暴露无遗,跟《飞奔》纵向对比就知道猫的树拍人还是有几把刷子。

至于演技,张婧仪贴角色但台词还是挺一言难尽,她这几年有点灵气消磨太快的迹象,周翊然则经常露出一些类似反派的表情,这也在前期加重了角色的讨人厌程度。

豆瓣未出分

个人评分:5分

适合人群:i张婧仪、i周翊然、i杨晓培、i青春议题又不在乎探讨深浅的

不适合人群:想看纯偶像剧的、想看认真探讨青春议题的

结论:既要又要,全都得不到

《酱园弄·悬案》

6.21上映 院线电影

由陈可辛执导,史零、蒋峰、商羊编剧,章子怡等领衔主演,根据蒋峰以民国四大奇案之一的酱园弄杀夫案为原型的原著中篇小说《翻案》改编的电影《酱园弄·悬案》。

点映看完,我沉默了很久。我曾对这部电影寄予厚望,也在去年戛纳展映后的风波里降低期待,但我依然寄希望于重剪版起码能给出一个有说服力的故事,至少能贡献精彩群戏,但最终看到的是一团散沙,有一些不错的片段,但仅此而已。

所以这一篇主以吐槽为主,不过先说吐槽的前提:毕竟陈可辛,下限也不会很低,整个电影视听层面在水准之上,原型本身作为民国四大奇案之一本身也自带强看点,再加上明星云集的阵容,确实能让我从头专注到尾,哪怕是为了比较诸位的演技。所以我下面聊的并不是“它不能看”,而是“它为什么不够好看”。

首先,情节较为散乱。电影围绕一桩案件推进剧情,在过程中设置悬念,描摹与案件相关的各方人士,这其实是很经典的一种叙事模式,陈导不可能不知道该怎么拍,可最后呈现出来的效果就是比较失焦。

案情的推进没有一环扣一环;中途提出的悬念既缺乏铺垫也未能有效引发猜测,像突然掏出来晃一下再揣回去;涉案各方的反应也很表面化,更像是一块块贴好了标签的背景板,名字里的《悬案》名不副实。

比这更糟心的是主题的混乱。你说导演想借这样一桩杀夫案探讨民国时期底层女性困境、彰显女性主义吧,他设置的最能代表彼时女性进步思想的女作家角色,恰恰是所有角色里最扁平的一个,台词也写得得极差,喊口号都没这么生硬。女主詹周氏的变化也非常一个指令一个动作,好像设置好的AI一样到时间节点就要进步一些,缺乏令人信服的连贯性,看着看着都会觉得导演是不是在阴阳女性主义,不然怎会如此?

你说导演是想借这样一个案件描摹时代吧,所有的角色都很舞台剧感,并不真的落地,下不接现实土壤,上没有时代风貌,《明星大侦探》或剧本杀的吐槽是缺德但贴切的。

你说导演其实想借这个案件去做一些政治譬喻?那放在表面的太肤浅,往深层挖又四处不贴。

如果要深究这种情节散乱、主题涣散的根源,我倾向于是导演没hold住这个盘子,整个项目有点失控。

陈可辛拍出过无数全明星阵容作品,但现在是流量时代,是社媒时代,是粉丝经济时代,攒这样一个集中了业内大影后、顶尖中生代、多个一线明星尤其是大小流量的盘子,情况要比他过往经手的要复杂许多。单看电影官宣前后关于番位的腥风血雨和上映前后关于明星演技对比评价如捅马蜂窝般的态势,就可以稍稍窥测导演面临的状况。

所以感受上,除了女主和戏份很重的反派警察局长外,其他所有角色几乎都有刻意为之的高光设计,合在一起显得各演各的,割裂极了,而单独端详这些刻意为之的片段,有的能撑住就观感尚好,有的根本全段垮掉,对手戏往往也搭不起来。这么操作,从“演员服务于故事和表达”,变成了“故事和表达服务于演员”,电影怎能不显得割裂破碎,主题又怎能集中且深入?

那么最后就要说到演技了。章子怡是花了大力气去塑造这个角色的,我有好几个片段被她触动,其中一个就是她像过去被家暴时讨好般用脸去贴丈夫的手一样去贴对她刑讯逼供的警察局长的手,那种小动物一般的可悲可叹的生存本能,让人无比心酸又唏嘘,非常动人,影后手艺是真的没丢,能不能高产一点。可惜的是,在这版剪辑里,女主这些精彩表演,是一场场孤立存在的,不连贯的,正如我上面所说,她的成长脉络像一个口令一个动作,缺乏令人信服的过渡,单看都挺精彩,连起来看是断裂的。

雷佳音的角色则比较扁平。这是他演过的最没有突破的反派,比不上《绣春刀2》的眼前一亮,比不上《满江红》的脱胎换骨,甚至比不上《热辣滚烫》的真实鲜活,陈可辛竟然还让他在审讯现场吃面copy《绣春刀2》名场面,咱能有点想象力吗导演?上部里唯一不扁平的情节也就是放走了女主编,但这一段情节安排又缺乏伏笔与铺垫,好像在强行赋予角色复杂性。

余下诸多角色里,易烊千玺出场是真差点认不出来,尤其他还刻意改变了嗓音,在开篇作为案件引出人很有迷惑性,可塑性蛮强的。不过这个角色本身需要的那种神神叨叨的老油子感确实离他本人年龄太远,所以大段对话时偶然会有点稚嫩感出来。

有点超预期的是杨幂,这应该是这几年来她个人的最佳表演。当然这有赖于她与角色贴合度较高,这个角色前期偶然也会有属于杨幂本体的东西露出来,但随着人物弧光越来越入佳境。她有一场戏的表现让我对她表演能力信心有所回升,不是那场很多人夸赞的唱小曲,而是她临刑前整场对死亡迫近而自己无能为力的恐惧呈现,这场戏的肃杀胆寒感有不少是靠她的表演,希望她能沿着这个路子循序渐进走下去。

赵丽颖和李现都不太好,一来演员与角色贴合度几乎为零,二来也没给出有说服力的表现。赵丽颖演民国女知识分子只有时髦没有文气,全程口号感极强,当然这也要怪角色文本层面的单薄。李现清澈得像一个当代大学生,角色该有的猥琐、油腻、无赖是一点都给不出来,哪怕你在外形上用化妆等物理手段辅助自己找找人物的状态呢?

王传君也很糟糕,演上海故事他一个上海人一点上海味都无,演家暴男也是毫无压迫感,我在他的角色身上体会不到女主刻骨的恐惧,应该不是我的问题。

豆瓣未出分

个人评分:5.5-6分,是的我吐槽得非常狠因为对陈可辛更严格,但分数不算太低,毕竟还要横向对比

适合人群:i明星阵容、各家明星粉丝、对年代群戏兴趣非常高的、想直观对比诸位演技的乐子人

不适合人群:对女性主义表达有一定要求的、想看一个完整浑然故事的

结论:失望

本周还看了爱奇艺的悬疑《完美的救赎》,改编自陈研一推理小说《完美嫌疑人》,从推理小说的角度,原著就不怎么样,打开剧看前几集,剧不仅跟原著两模两样毫不相干,单就原创情节论,主创也是相当不会拍悬疑。

开篇先演一遍被害人如何被人远程操控危险飙车又爬塔吊最后被注射身亡,然后让料事如神的男主欧豪在网上装腔复盘一遍案情,中间还让警方从证据推一遍案情,这点破事儿重复三遍,一点悬疑感都没有。没悬疑,也不存在什么靠谱刑侦,偌大一个公安局,非要把一个已经离队多年已经是离婚律师的前警察男主请来当案件顾问,是图他能手动开根号吗?更离谱拿到顾问身份之前男主已经开始公然办案了。

然后又双叒叕给追查案件的原警察现律师欧豪设计一个老婆横死的前史,又双叒叕让他和办案警察是互看不顺眼的大舅哥和妹夫的关系,这些设计固然老套但我也并不是偏见到一点都看不得,关键你得用点心好好丰满下剧情别光给行活儿啊!哦不能说行活儿,这剧警察出场脸都冒紫光,后期调色都出了技术问题。几集看完觉得没有任何值得追下去的点,不出意外的话不会再看下去了。

本周豆瓣开分与重要分数变化:

《新·驯龙高手》开分8.4

《疾速追杀·芭蕾杀姬》开分7.3

《长安的荔枝》超点收官,开分6.9

《陷入我们的热恋》收官,开分6.4,目前升至6.5

《护宝寻踪》收官,开分7.2

《七根心简》开分6.0

那么本周就是这样,有缘下周见!

看了啥,来聊聊~

影版三大队 鸣龙少年 爆裂点 恋恋红尘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zunli8.com/entertainment/1750665648a310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