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女演员,一台独角戏,没有奇幻的跌宕起伏,没有耀眼的花团锦簇,清清亮亮地,竟捧出半生岁月。
独角戏《北去·南归》由中国国家话剧院一级演员赵倩编剧并主演,导演王晓鹰担任艺术指导,中国国家话剧院优秀导演刘丹倾力执导;该作入围2025年“北京故事”优秀小剧场剧目展演,近日在北京迎来首轮公演。
这是演员赵倩自编自演的自己的故事,朴实而真诚,像是在和一位朋友聊天,听她娓娓诉说那些往事。事实上,每个人的故事都值得被书写下来,除了跨越时间地域总能寻到共鸣的人类情感,还有那回不去的时代——它们需要被记下,无论是用笔,还是用舞台。
《北去·南归》讲的是生在北京城的姑娘丫丫和姥姥的故事,她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去了云南的部队,姥姥独自拉扯她长大。
丫丫淘气是淘气,可淘得可爱,淘得结实。那些课堂上发呆和等待晚霞的时光,那些爬树翻墙、跳皮筋和飞机格的日子,那些歪歪扭扭带着错别字的信,那些姥姥带回家的可以吸溜的冻柿子……带着口音和写实的幽默,台词里充满了细节,那是真正的生活,是揉进骨血里的记忆。
十一二岁时,丫丫飞去了云南的部队呆在父母身边,后来又辗转武汉、上海,念了中学又读大学。兜兜转转一大圈,末了毕业分配,总算落回北京这老根儿上。青春正盛,忙着恋爱、工作,从未想过自己与父母、与姥姥的陪伴正在越来越少。妈妈走了,病拿去的。姑娘心重,竟把这消息在姥姥跟前死死捂了七年。白发人送黑发人总是更令人心痛。
七年,足够一棵小树苗蹿得老高了。到底也没有问过,姥姥是真信了,还是早已猜到真相,只是谁也未挑明……
故事就是这样简单的故事,如汩汩流水一般。演员不摆架子,不吊嗓子,就凭那舌尖上尝过、指尖上摸过的实在日子说话。桩桩件件,砌成了她生命的老城墙。这份对市井烟火、凡人悲欢的嚼劲儿,活生生的。
舞台也很简约,只靠那两根躺倒的指针转动,带着丫丫穿越时光。小剧场的座位离舞台很近,可以看到演员的眼睛里有星星。演姥姥时,身形弯下了,嗓音也沧桑了,连那苍老手指的微颤都透着慈爱;演儿时的自己,却像只欢脱的小雀儿,不知愁的天真烂漫,有时让人嘴角上扬,有时又让人鼻尖发酸。
而音乐有时比文字更有渲染的力量,当《我的祖国》旋律响起,席间许多观众再也控制不住眼眶中打转的泪珠。这是一种很难以言喻的情绪:故事好像并没有什么大风大浪或者多么深入骨髓的悲伤,也许是最朴实的亲情,也许是闻到了那个年代的气息。
这是一个女孩的故事,也是一个时代的故事。那些在胡同口张望的、在电话里絮叨的、在记忆深处的亲人,他们相伴我们成长的时光就像珍贵的琉璃盏,捧住了暖手,碎去了扎心。归处纵然是根,而根旁的暖意,早在一天天普通到我们不以为意的日子里被挥霍得薄如蝉翼。而谁又不是在这种幸福的挥霍中,成为了今天的自己?
老舍先生曾道:“北平的春天是短促的,可是在人们心里,却永远有那么一个春天”。
也许,丫丫和姥姥的北京故事,就是她自己心目中的春天。而每一位观众,在这个小小的舞台上,也看到了他们曾经的春天。
-劇終-
贝七
舞台让我觉得
生活并非是无药可救的
落笔于2025年6月6日
国家话剧院先锋剧场观看后
配图为剧照
图源剧组
有染·与美好发生关系
舞 台|艺 文|悦 音|映 像
更多阅读 可点击
|
| |
||
- 灵 魂 编 辑 部 -
执行编辑:Cheers
校稿:Miss Helen & Lucifer & Vane
责任编辑:Paula & Cheers
主编:许安琪 &阿秋